
如何才能留住蔬菜的营养呢?
大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先洗后切
水溶性的维生素 C 和叶酸最脆弱,蔬菜应先洗后切,以免维生素 C 溶于水中而损失。
维生素 C 还怕氧气和长时间加热,因此切好的蔬菜要及时烹调,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和高温环境中。
2、空心菜、菠菜等先焯一下
摄入草酸过多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增加结石风险。研究显示,用沸水焯烫就可以去除较多的草酸。

3、焯菜时加点盐和油
蔬菜焯烫过程中加入少许盐,使之接近生理盐水的浓度,蔬菜就处在细胞内外浓度相对平衡的环境中,其可溶性成分扩散到水中的速度就会减慢。
切记:加盐不能太多,大半锅水加小半勺即可。而蔬菜焯水时适当滴一点油,会在蔬菜的表面形成一层隔绝氧气的油膜,不仅会减少氧化,也会让蔬菜更翠绿。
4、炒菜晚放盐
炒菜早加盐会使蔬菜中维生素 C 损失高于晚放盐。炒菜先放盐,会让食材的细胞液渗出过多,带走大量的维生素 C。

5、适当加醋
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防止维生素和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遭到破坏。除叶酸外,大多数维生素对酸相对稳定。因此,在炒土豆、豆芽等富含维生素 C 的菜时可以适当加醋,会增加维生素 C 的保留概率。
但如果炒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菜,不要放醋,否则会因为叶绿素脱镁而导致炒出来的菜发黄发蔫。
6、适当勾芡
土豆、红薯等薯类食物中富含维生素 C,并且在加热过程中损失小,因为土豆中大量的淀粉对维生素 C 起到了保护作用。
烹调时勾芡可保护维生素 C 起到类似的作用,而且淀粉芡汁还会使流失到汤汁中的营养素附着在食物的表面,减少损失。
需要提醒的是:
勾芡过的菜碳水化合物含量会增高,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