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经常见到的航线,大部分都是弧形的,有的甚至是Z型等形状,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按直线飞,不是更节省时间和燃料吗?
航空公司为什么要做这种看似“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下面小编来和大家一起揭晓答案~

两点之间,并非直线最短
大家都知道,航空公司也是一家企业,是要盈利的,在制定航线时,他们肯定也会优先选择最近的线路,这样飞行距离就会减少,燃料等各方面成本都会下降,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那么两个地点之间,最短距离是什么呢?很多人都会想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比如要从中国飞到美国,直接按下图这条红色的线飞,不是最省事儿吗?

但是大家别忘了,地球是圆的, 它是球体而不是平面,出发地和目的地与地心做一个平面,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劣弧就是最短距离。

所以在地球上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一段圆弧,并非直线,我们把两点之间沿地球表面的最短路径称作“大圆航线”。
飞机沿着大圆航线飞,也就是图中蓝色的弧线,这样才最节省时间和运费。

飞机并非严格按照大圆航线飞行
虽然按照大圆航线飞行,最为节省时间和成本,但在实际的飞行中,飞机并不是完全按照大圆航线飞的,其中涉及到如技术水平、安全问题等的考量。
①导航技术限定,飞机只能向台或背台飞行。
然目前有GPS导航技术,但很多民航客机的飞行仍然依靠惯性导航(IR)和指向台导航(VOR/DME)的叠加使用,从而保证飞机导航精度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但VOR导航技术的一个缺点是导航需要依赖于导航台,且飞机只有在面向或背向导航台飞行时才能获得高精度导航。
所以飞机的飞行轨迹,本质上就是从一个导航台飞向另一个导航台,因此无法实现直线飞行。

②适航规章限制。
一架航班的安全,关系到了所有乘客的生命与家庭,即使工作人员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保证飞机是100%安全的,所以在整个航线中,需要规划好备降机场。
按照规定,国际民航管理机构专门为了保证双发飞机安全飞行,要求飞机在运行航路上,假如有一台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失效,此时飞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飞抵最近的备降机场。
如果飞机飞行航路距离最近的备降机场太远,万一发动机发生故障或者失效,此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到备降机场,无法保证飞机的安全。

③空管限制。
空中的交通管理员,就像马路上的交警一样,他们对每架飞机从起飞到降落的整个飞行过程,进行指挥和调配。
在空中飞行的两个飞机之间,都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和水平距离差,否则会相互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危险。
除此之外,禁飞区、限飞区、军事活动区等,也会影响航线的选择。

④地形、气候条件限制。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天气情况,飞机在飞行中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制约。
比如盆地、山谷多大雾天气,在温带多雷暴,在热带、亚热带海域多台风、飓风。
这些天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所以飞机航线会尽量避开危险天气的易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