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一支“上下同欲”的团队,需要从产品思维过渡到“客户思维”。
可真正面对员工和客户时,很多企业经营者的内心总是升不起那份爱,不知道该如何去爱。
一位经营者从事零售行业多年,之前企业发展一直很顺利,最近却陷入了瓶颈。通过学习,他认识到,企业发展的问题大都源于领导者自身,也知道了要“找到一群人并深深地爱上他们”。他发现自己的内心并不缺爱,可究竟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的员工和客户,这位企业家却十分困惑。
其实,爱源于“同理心”。

那何为同理心呢?
微软公司现任董事长萨提亚,讲述了他大学毕业后到微软面试的经历。
当时的面试官问了他一个问题:“假如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儿躺在路上啼哭,你会怎么办?”
当时的萨提亚想了想,回答说:“我应该打911,叫警察来帮这个孩子解决问题。”
面试官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你还需要有一份同理心”。
当时的萨提亚并不明白“同理心”的含义。
直到后来,他自己的儿子因为出生时的意外,经历了一些非常艰难的时刻。身为人父的萨提亚想起当时面试的那个问题,才明白躺在地上的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打911,更需要呵护和安慰。自己当时确实是少了一份“同理心”,没有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没能体会他人心中的苦与痛。
后来,他开始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凭借这样的同理心,二十年间,萨提亚真诚地关心员工,服务客户,最终从一个基层员工,一路成长为微软的董事长。
所以,同理心本质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要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父母的子女,是孩子的靠山、妻子的依托,他们都承载着家人的爱和期盼。
领导者想要真正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员工和客户,首先就要建立起这样的同理心。
如此一来,领导者看待自己的员工和客户,就不仅仅看到表面的金钱关系和利益交换;而是看到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背负着爱和期许,也同样面临着生活和工作的难题,从而及时地回应和帮助自己的员工和顾客。
如果领导者和员工只有工作关系,这种链接是不牢靠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团队就难以凝聚战斗力。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战斗力是平日里一点一滴养成的,需要领导者在日常中对员工建立起同理心,在细节处换位思考。如此才能真切地回应员工的呼唤,才能在紧要关头凝心聚力。

如果领导者没有建立同理心,那么所有的管理方法和运营方法,都只是停留在事情表面,难以深入问题的根源。正如前文的萨提亚,他在面试时回答说请警察来帮助路边啼哭的小孩,这只是做事的方法。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这个小孩并没有一丝关心和爱护。
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拥有同理心,这是链接他人的心法。只有掌握心法,从他人身上、从书籍中学来的理论方法才能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爱自己的员工和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