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什么意思(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原文解析)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陈继儒《小窗幽记》

陈继儒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什么意思(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原文解析)

今天带给大家的国学分享是来自于《小窗幽记》中的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译文

不要太在意个人宠辱的变化,要视作如花开花落般正常;不要太看重职位高低的升降,要看作如云卷云舒般平常。

历史故事

唐太宗在位时期,卢承庆曾担任“考功员外郎”的官职,专门掌管官吏考绩评功,据说,卢承庆对待考功工作非常公正负责。有一次,一个负责运送粮食的督粮官,由于发生沉船事故而受到了处罚,卢承庆在给他考绩评功时,就把他评定为“中下”等级,并且通知了他本人。官员得知此事后,既没有表示出不满,也没有任何沮丧的表情。

卢承庆转念一想,粮船沉没并非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凭借个人的力量就能挽救的,把他评为“中下”恐怕不太合适,于是决定改评为“中中”等级。可那位官员得知情况后仍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既没有说虚伪客套的感谢话,也没有任何激动的神色。卢承庆看他如此镇定,非常赞赏,于是脱口而出:“宠辱不惊,实在难得!”最终把他的考评改为“中上”等级。从此以后,“荣辱不惊”这个用法便流传开来了。

对于世俗之人来说,“荣”与“辱”都会使人的情绪产生巨大波动,而像这位督粮官这样,在荣辱面前以平常待之的人,实为少见。

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们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常常会令我们怦然心动。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链接生活

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都遭他的婉拒。

钱钟书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钱钟书先生是淡泊名利之人,所以他的生活宁静平和,学问也是越做越好。在出名之后,钱钟书先生谢绝了许多公开露面的机会,始终保持初心,潜心于学问,在面对人生的坎坷时,钱钟书先生也能坦然面对,不在乎身外之物,真正做到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什么意思(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原文解析)

云卷云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2-22 09:32:21
下一篇 2022-02-23 11:41: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