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豕长蛇是什么意思_封豕长蛇的典故

传说,上古时期,荒山野林里,到处有凶猛的毒蛇恶兽,伤人害畜。《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书中所说的“封豕”和“长蛇”,便是那时著名的二害。 所谓“封豕”,也叫”封豨”,是一种大野猪,据说出现在桑林之地,长牙、利爪,力气比牛还大,非常可怕。
封豕长蛇是什么意思_封豕长蛇的典故

封豕

至于“长蛇”,也叫“修蛇”,当时好多地方都有。据说有的长蛇,拜来丈长,脊梁上还长着刺一般的鬣毛,叫声像敲梆子;有的红头白身,叫起来,“哞,哞”像牛吼。还传说,洞庭湖有一条巨蟒,人们叫它“巴蛇”,黑身子,青脑袋,曾一口吞下一头大象。
封豕长蛇是什么意思_封豕长蛇的典故

巴蛇吞象

那时,有一名善于射箭的勇士,名叫羿,也叫后羿。他要为民除害,便赶到桑林,把封豕射死。又到各处去,把长蛇消灭。 由于这段神话,后来人们就用“封豕长蛇”四字,来比喻强暴的侵略者。
《左传-定公四年》载:申包胥要求秦哀公出兵援楚伐吴,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7-22 20:09:37
下一篇 2022-07-22 20:13: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