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俗语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智慧,但是因为过去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和现在不同,所以有很多俗语都具有时效性,把它们放在现在的生活就明显的不实用了,而有些俗语,却历经千年依旧可以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帮助就比如下面这句:“日不晒根,口不吞阳”的俗语,就是一具实用性很强的俗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说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所谓“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指的其实是住房的格局,日不晒根中的日,指的就是太阳,而根指的是墙根,而日不晒根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的墙根指的是内墙根,如果太阳照到了内墙根上,就会影响家里的气运,会给家造成来不好的影响。

这主要是源于古代人对科学现象的不了解,当人们遇到未知的事物是,总是会给它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所以人们才会觉得家里的墙根如果总是被太阳照着,就是不吉利的象征。

但其实,太阳照在墙根上也不是不吉利,主要是房子是需要接受采光的,但光线也不能太强,不然人就会住着不舒服,像太阳都已经晒到墙根了,就证明这样的光照是非常强烈的,人们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导致眼睛受伤,时间一长整个身体都会出现问题,等到了夏天还会因为日照太强,而造成中暑和晕厥的现象,所以我们在买房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能过于贪图房子的采光,而是要以适宜的光照为主,这样人住在里面才能舒服,可见这句俗语的前半句“日不晒根”还是有它的道理的。

而后半句中说的,口不吞阳中的口,指的是门口,意思是在房屋的构造上面,阳光是不能照进门口的,这主要是源于道家阴阳相克的思想,古代人家的房子都有阴宅和阳宅之分,像阴宅里一般都供奉着家里祖宗的灵位,如果让太阳照进去就是对逝去先人的不尊重,因此这句俗语中的后半句主要是针对于祠堂的,对人们的住房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但是仔细想一想,人对住房的私密性要求极高,如果太阳照进门口,外人就很容易一眼看到屋内的情况,这样你的隐私就会暴露于众,所以如果是这样解释这句俗语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现在人的住房多为楼房,不像古代那样人们的住房都是有院子的,所以阳光一般是不可能从门口照进去的,大多都是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所以这句口不吞阳的俗语,还是有很强的地域性的,大家在参考这句俗语的时候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总之,时代的发展是很快的,但是有些东西却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依旧能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提供参考,但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以老祖宗的智慧虽然很了不起,也需要我们辩证的去继承,这样才能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正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