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作文题目出来啦!通过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分析,我有这样一种预判,就是出题人接下来几年要做的都是:降审题难度,重思辨深度,剪除套路作文对考生的长期桎梏。

去年高考作文题出来之后就感觉:
这四道题目本质上都既有哲学思辨色彩(辩证与选择),又蕴含着时代精神的映照(继往开来,传承与创新)。
最可喜的是,审题难度降低,不管是新材料作文还是任务驱动作文,不管是红楼梦还是下棋,“材料”都只是烟雾弹,命题人已经把这些关键词在题干中充分提示出来,尽最大可能帮助大家减少在审题关跑题的可能性。
这有利于最大程度减少考试中一念之差便“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但出题人也没有那么好心,因为几道题目的思辨色彩增强,对于立意、表达、思想性的要求都进一步提高,如果平时写作中习惯套用素材、热衷于万金油写法,可能就会大受挫败。
一年过去,我们来看今年的四张全国卷的材料:
2023·全国甲卷: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2023·全国乙卷: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2023·新课标I卷: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2023·新课标II卷: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是不是还是和去年呈现的特征如出一辙?
四道题目的审题难度都非常有限,整体上不再出现玄之又玄的怪诞素材或者莫名其妙的漫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中等宽容程度的哲理或社会思辨话题。尤其是全国甲卷所讨论的“技术、时间与人的主体性”,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全国卷立意最深刻,境界最高远,但同时又没有与考生生活过度脱节的题目,应该给出题人一个大写的好评。
最有水平的感觉是全国甲卷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首先,材料简简单单,不容易造成考生的过分联想,它自身表达的意思就非常明确。
此外,这个题目还带有一定的思辨性,我们可以掌控时间,也可以成为时间的仆人。
这种比较辩证的题目就很容易启发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 这就是好的作文题目,很容易理解,又有一定的辩证性在里面,一些语文成绩好或者文笔不错的同学在这个题目下很可能写出超高分。
所以,应试作文不仅仅要学生自己文笔好,一个好的作文题目也很重要。
个人感觉新课标1卷最难写
主要是因为材料涉及面太广,高考生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容易想得太多,越是面面俱到越是不容易把握。
新课标1卷: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如果仅仅从好不好写的角度来说,作文的命题方式越窄肯定越好写,我们当年高考的时候都是命题作文,题目都是给好的,这种最好写,因为题目本身就非常窄,那时候也很少听说什么跑题啥的。

但是新课标1卷这个材料我感觉高考生就比较容易头大。
好的故事,又是可以帮我们表达沟通,又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又是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又可以触动心灵………
在高考的时候读到这几个字我估计内心都能崩溃了吧?
所以,重点是什么?这个不太好把握,到底是选取一个角度重点描写还是去写故事的强大、面面俱到?
我感觉可能是把握好一个点进行深度探讨比较好,但是高考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也难免会有同学多想吧?
我估计新课标1卷的同学今天的内心肯定是崩溃的,呃……头大,可以等等看高考语文专家怎么说吧。
感觉最简单的还是北京卷和上海卷
北京卷命题作文不用多说,正如前面讲的那样,命题作文更好把握,不容易写跑题。
我们来感受一下题目要求: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 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舞台上,戏曲演员有登场亮相的瞬间。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每一次亮相,都受到众人关注;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 请以“亮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以续航为题,不仅把续航的原始意思告诉你,还把续航在当代社会的几种引申意思继续阐释给你。
以亮相为题,不仅把亮相最原始的应用场景讲给你听,还把亮相的常见引申用法完完整整地解释一遍。
北京考生也太幸福了吧?
就好像吃饭,不仅帮你打好放在你面前,还一口口地喂给你吃,就差嚼碎了再喂给你吃了~~~ 而且还是二选一。
所以,同学们啊,好好奋斗啊! 以后争取留在北京,搞个北京户口啊!这样后代就可以参加北京高考了呀!
上海卷:
试题内容: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不仅仅是因为材料要求字数少,而且这表达简简单单,言简意赅,没有什么面面俱到的考虑,也没有这也可以,那也行的说法,其实已经很接近命题作文了。
和全国甲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怪不得考生说全国卷的命题风格越来越像上海卷了。友友们感觉哪家的作文题目更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