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迎客松:

结构:迎客松是位于黄山玉屏楼右侧、文殊洞之上的标志性景观。它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0.75米。迎客松的枝桠伸出,形似伸出臂膀欢迎客人,另一只手斜插在裤兜里,姿态优美。
生长环境:迎客松生长于黄山风景区的玉屏楼附近,海拔较高的地方。
生理特征:迎客松已有至少800年的树龄,被评为中国最美树王。它是黄山奇松之首,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迎客松的枝桠形态独特,姿态优美,成为安徽省的象征之一。
文化:迎客松作为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被广泛认知和欣赏,被评为中国最美树王,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02 送客松:

结构:送客松是位于黄山玉屏楼好汉坡顶的一棵松树。它的树干挺拔,形似盖亭,因此也被称为鹤顶松。送客松的枝叶侧生,末梢上扬,形似作揖送客。
生长环境:送客松生长于黄山玉屏楼好汉坡顶的石缝中,环境恶劣。
生理特征:送客松树高3.9米,胸围1.58米,冠幅较大。原有的送客松已经枯死,但新的送客松与原来的相似。
文化:送客松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黄山的重要景观之一,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03 连理松:

结构:连理松位于黄山北海景区始信峰脚慧明桥旁。它的主要特点是树分两干并蒂齐肩,形似情侣相依,因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得名。
生长环境:连理松生长于黄山北海景区始信峰脚慧明桥旁,是黄山有名的情侣打卡点。
生理特征:连理松树高16.5米,胸围2.20米,冠幅较大。它的两干相依相偎,形成美丽的景观,据传说,这棵松树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化身而成的。
文化:连理松作为黄山的景观之一,在游客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欣赏价值,周围还有供情侣悬挂同心锁的情侣桥。
04 蒲团松:

结构:蒲团松位于黄山玉屏索道上站房附近。它的主干相对较矮,树高2.15米,胸围1.5米,枝下高1.65米,冠幅10.5米×9.7米。整体形状像个”丁”字,侧枝密集盘曲于四周,然后向北面倾斜,树冠平整,状如蒲草编成的蒲团。
生长环境:蒲团松生长于黄山玉屏索道上站房附近,属于黄山的一部分。
生理特征:蒲团松的枝叶稠密,树冠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龄已有700多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独特形态和古老年龄使其成为黄山的名松之一。
文化:蒲团松作为黄山的景观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它的形态独特,被赋予了蒲团的象征意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欣赏和赞美。
05 黑虎松:

结构:黑虎松位于黄山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它是黄山的十大名松之一,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黑虎松的枝叶稠密,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7.5米,胸围2.25米,枝下高5.5米,冠幅14米×12.7米。树形状似狂草中的”虎”字。
生长环境:黑虎松生长于黄山北海至始信峰岔道口,属于该地区的特色植物之一。
生理特征:黑虎松树龄已有700多年,树干高大苍劲,气势雄伟。其枝叶稠密,遮天蔽日,给人一种庄严威武的感觉。
文化:黑虎松作为黄山的名松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它的形态和传说故事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意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和探索。
06 团结松:

结构:团结松位于黄山北海至西海的山路旁。它的树形独特,古松铁根盘结,一松六茎,五干围抱,相互拥抱,枝叶茂盛,形成团团簇簇的景象。树高14.5米,胸围2.2米,枝下高0.75米,冠幅12.5米×13.4米。
生长环境:团结松生长在黄山北海至西海的山路旁,属于该地区的特色植物之一。
生理特征:团结松的枝叶茂盛,树冠庞大,树干盘结,给人一种团结互助的感觉。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得名为”团结松”。
文化:团结松作为黄山的名松之一,寓意着团结的精神,被人们称赞和歌颂。它的独特形态和象征意义赋予了它一定的文化价值。
07 大王松:
结构:大王松位于黄山北海景区贡阳山北麓的灌木林内。它的主干粗壮,高耸挺拔,树冠形状像一个巨型的蒙古包或巨伞,给人一种王者风范的感觉。树高16米,胸围2.19米,枝下高2.85米,冠幅17.2米×18.6米。
生长环境:大王松生长在黄山北海景区贡阳山北麓的灌木林内。
生理特征:大王松的树冠浓密庞大,主枝众多,树干粗壮,显得雄伟壮观。它是黄山北海景区的一个标志性景点,也是园林保护的重点对象之一。
文化:大王松作为黄山的名松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它的形态和名称赋予了它王者般的意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赞美和景观欣赏。
08 探海松:

结构:探海松又名小迎客松,位于黄山北海景区始信峰顶,也可在天都峰顶见到类似的松树。它的根扎悬崖,枝叶茂盛,侧枝倾伸前海,状如苍龙探取海中之物。树高3.1米,胸围1.13米,枝下高1.05米,冠幅6.5米×6.6米。
生长环境:探海松生长在黄山北海景区始信峰顶,也可在天都峰顶见到类似的松树。
生理特征:探海松的枝叶茂盛,树形独特,给人一种探寻和冒险的感觉。它是黄山的十大名松之一,树龄约500年。
文化:探海松作为黄山的名松之一,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形态而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称颂。它被赋予了苍龙探海的象征意义,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09 卧龙松:

结构:卧龙松位于黄山北海景区始信峰南侧悬崖石壁上方。它的树干分为两叉盘曲生长,顶枝反侧融为一体,形成伏卧状,状若苍龙凌波之势。树高2.1米,胸围1.14米,冠幅6.5米×3.9米。
生长环境:卧龙松生长在黄山北海景区始信峰南侧悬崖石壁上方。
生理特征:卧龙松的树形独特,树干盘曲分叉,给人一种苍龙腾飞的形象。它被列为黄山的九大名松之一。
文化:卧龙松以其伏卧的姿态和苍龙的形象,被人们称颂和赞美。明代诗人唐世靖的《卧龙松》一诗中描写了它的壮丽景象,增添了其文化价值。
10 陪客松:

结构:陪客松位于黄山玉屏景区文殊台上,是玉屏景区内的一部分。它的形态独特,七株古松形如仕女,姿态优雅,犹如陪同游人观赏黄山美景。树高、胸围、冠幅的具体数据未提供。
生长环境:陪客松生长在黄山玉屏景区文殊台上。
生理特征:陪客松的形态优美,给人一种陪伴和美丽的感觉。它与迎客松、送客松并称为黄山的三大名松,被人们赋予了陪客赏景的象征意义。
文化:陪客松以其陪伴游客的形象和美丽的姿态,被人们称赞和歌颂。它作为黄山的文化景观之一,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