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扮猪吃虎?从词语来源来看,它应该属于粤方言。就是说猎人要捉老虎,在无法力擒的时候,就把自己装扮成一只猪猡,学猪叫,把老虎引出来,待老虎走近时,出其不意向它袭击,老虎不死也会带伤。实际上就是形容有些人故意隐藏实力、装得很愚笨,让对手轻敌后轻松将其拿下。本身是老虎样的英雄人物,为求达到一种企图,故意诈呆扮傻让别人上当。
在中国历史上能称作扮猪吃虎第一人的,非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莫属。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拉了过去,订立盟约。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但楚庄王都置之不理,即位三年,他啥事都不管,整天打猎、喝酒,各种玩乐,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他来到宫中,看到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边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楚京有大鸟,栖息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
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 “这鸟可不是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看楚庄王没有动静,又去劝说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我就是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愿的。”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打这以后,楚庄王决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马的人撤了职,把敢於进谏的伍举、苏从提拔起来,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一面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当年,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陆浑(在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楚庄王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所以,楚庄王这三年的蛰伏,别人都以为他是花天酒地昏聩无能,各色人等纷纷跳出来有风使风,有雨使雨。其实他是在观察,是在识人,也是在积蓄力量,然后出手一举控制朝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还不是扮猪吃老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