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朝九子夺嫡,是清朝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康熙帝共有35个儿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九位皇子。在长达数十年的争夺中,九位皇子各显神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这其中,太子胤礽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曾两度被废,又两度复位,这其中有何奥秘?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就是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他在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他的继位之路也充满了争议和谜团。在九子夺嫡中,皇子们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他们之间既有权力的争夺,也有情感的纠葛。在长达数十年的争夺中,皇子们一个个走向了死亡。有的被囚禁,有的被流放,有的甚至被废为庶人。这些皇子的命运如何,在康熙朝的九子夺嫡中,九位皇子最终的下场如下:
大皇子胤禔:在夺嫡过程中被废为庶人,后被幽禁终身。
二皇子胤礽:曾两度被废,最终病逝于禁所。
三皇子胤祉:先是被封为和硕诚亲王,后因夺嫡失败被削爵囚禁,于雍正十年去世。
四皇子胤禛:即雍正帝,夺嫡成功后登上皇位。
八皇子胤禩: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最终因夺嫡失败被削爵囚禁,于雍正四年去世。
九皇子胤禟:是“八爷党”的成员之一,最终因夺嫡失败被削爵囚禁,于雍正四年去世。
十皇子胤䄉,属于八阿哥一党,因为争夺皇位失败,被雍正关押在监狱,乾隆二年释放。
十三皇子胤祥的结局是积劳而逝。在雍正七年(1729年)秋冬,胤祥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雍正令太医院使刘声芳任户部侍郎,在胤祥身边为其随时诊疗病情。尽管如此,胤祥还是亲自和高其倬一起翻山越岭,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加重了他的病势。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初八,北运河青龙湾修筑减水坝,胤祥想要去现场勘察已不可能,只好奏请将此事交与侍郎何国宗(清朝数学家)督理监修,三个月后怡亲王就因病去世了。
皇十四子是胤禵,原名胤祯,又名允禵,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胤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他却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允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乾隆二十年(1755年)正月初六日,允禵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