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样肽,它能够结合大脑中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和快感的效果。内啡肽的分泌通常与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例如体力活动、应激、痛觉刺激以及某些社交行为等。内啡肽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增强免疫系统等。”
通俗说,内啡肽就是减痛激素,很痛苦的时候它才产生,先苦后甜。比如:看书、运动、思考,大脑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分泌内啡肽这么痛苦,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它呢?因为内啡肽有如下好处:
缓解身体压力:内啡肽可以缓解身体的压力和疼痛,有助于减轻疲劳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调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内啡肽可以调节身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增强免疫力:内啡肽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
促进多巴胺分泌:内啡肽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是一种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神经递质,有助于提高人的幸福感、快乐感、成就感。

三、如何分泌内啡肽
因为分泌内啡肽需要做痛苦的事情,所以分泌内啡肽的关键在于:行动起来并坚持持续的行动。
有句话叫“万事开头难。”要想开始一件痛苦的事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世界上,混乱才是常态,有序是需要刻意营造的。这涉及到“熵”的概念,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后面专门写一篇“熵”的文章。
你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想认认真真做点正事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因素干扰你,学习没一会,你心痒难耐,想打两把游戏或刷会短视频,然后你玩就是两小时,其实这些“奶头乐”的背后都是多巴胺造成的,多巴胺能够给人带来及时的爽感。
所以当你做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受外界干扰,需要有足够的自律。说到自律那么就不得不说一下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过程是在一群小朋友面前摆上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马上吃掉棉花糖,而是坚持等待一段时间,他们会得到第二份棉花糖。实验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小朋友,比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小朋友,他在未来,在事业上、学术和生活中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律、延时满足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自律的人和完全不在乎自律的人是不痛苦的,痛苦的是认知觉得必须努力情绪不想努力行为间接努力的人,更痛苦的是都想努力,但受限于外界,无法或者不知该往哪里努力的人。
所以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出发点不重要,行动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本·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说过这样一句话:“害怕并不代表没有勇气,真正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由行动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