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在民间有着相当的传统民俗,历经几百年仍然还保留着,甚至被后代发扬光大,那到了二月初九,又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二月初九,记住:1要接,2要摸,3要吃,忌1事,迎祥瑞保平安。
到了二月初九,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地区,潮汕。前一阵子,英歌舞爆火,甚至很多人都在说,这才是传统,才是传承,看得让人热血沸腾。其实潮汕地区的民俗是相当多的,比如还有最火的游神风俗,在这一天也会迎来落幕。

潮汕游神在明代潮州戏《荔镜记》曾有描述潮州人游神赛会的情景,一些地方史志还把它作为社会习俗记载下来。记得《澄海县志》记载:“十一日夜起,各神庙街张灯、仕女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如今潮汕地区的游神活动依旧兴盛,那具体有哪些风俗呢?
1要接:接老爷
在二月初九游神,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接老爷”,也叫“营老爷”,大家会着盛装,组成浩浩荡荡的游神队伍,踏着潮州大锣鼓的乐点进行游神,路的两旁,站着毕恭毕敬的人群,手持香烛,谓之“接老爷”。

2要摸:摸平安
在接老爷的时候,人们会来摸“老爷”的神像,以此来沾上喜气,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爷的“庇佑”,在新的一年当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以摸老爷,也叫“摸平安”。

1要摸:摸神轿
游神的时候,会抬着轿子,从路中间走的时候,旁边的人就会来摸轿子,因为是“老爷”坐的轿子,所以谓之神轿。当然这个也是一地一俗,有的地方在游神的过程中,是不能接近老爷的,认为“神明”不能触犯,人们跟随在游神队伍中,谓之“护驾”。
3要吃:拌面
在游神之前,一般早上会吃一个拌面,也叫干面,吃的时候就是一碗干拌面,然后配上一碗促肉汤,在吃的时候,这个拌面酱可是重中之重,按照个人的口味不同,下的东西不一样,沙茶、花生酱都可以随意,但是有一种,猪油是必不可少的。

做法: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把面条放进去煮熟,然后调上一碗料汁,煮好的面条放入到大碗中,加入拌好的酱料,把它拌匀,来上一个荷包蛋,有葱花的话可以来点葱花就可以了。
2要吃:田艾籺
在这一天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食,那就是田艾籺,这种食物也有很长的历史,它是用田艾,这种野草属于药食同源,可以起到避邪气、驱寒毒的食疗作用。把它搭配着粉团最后制作出来,满满的香味。

做法:把田艾煮沸,然后进行过滤,一定要把它苦涩味去掉,保留它的特色清香就可以,接着开始制作粉团,用的是糯米粉,把它揉好之后,包上馅料,按压,最后上锅蒸,把它蒸熟透即可。

1要吃:肉燕
这个肉燕也是当地很出名的一道风味小吃,它的外形其实和馄饨非常的相似,不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皮,馄饨的皮是面粉,肉燕的皮却是猪瘦肉,也就是说,馅是肉,皮也是肉,制作好之后,会非常的爽口。

做法:在肉燕皮上来点水,等到变软,直接切成方块,然后开始制作馅料,里面的配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把肉包在燕皮里面,入锅把它煮熟,最后来点葱花啥的,就可以直接吃了。

忌1事:忌平安
忌平安,在潮汕地区其实是指“祈平安”,一般游神结束之后,会在队伍村道边界做“安路环形”,接着巡视四境的平安,有净土之意思,为了怕外人带来邪煞之气,这个时候不准外村人进入,村民也会很早的关门闭户,不出门,这个时间每个地方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