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最近民法中规定了目前离婚需要有1个月的冷静期,而调查中发现,中国离婚的家庭中,近半数的是离婚原因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引起的。婆媳之间的矛盾现在越来越被人所认知、重视。很多家庭因为婆媳关系紧张,引起夫妻争吵、冷战,婚姻出现危机,认清以下4点,可以让你更多的了解婆媳关系不和的原因。

1、生活观念不同
一般婆媳的生活年代相差很大,许多老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生活价值观也不一样,婆婆总是根据自己几十年总结的生活经验来生活,而媳妇总是想让生活过精致有新鲜感的生活,就拿去买一件衣服,一个是注重实用性,一个是注重外观,各说各有道理,一次两次的妥协也许就凑活的过去了,一旦时间长了,积攒的不如意就会升级,让婆媳冲突就不可避免。
其实有时候距离产生美,如果婆媳一起生活因为生活理念难免出现冲突,那就让婆媳分开来住,减少正面冲突的条件,才能有效的避免相互的矛盾。

2、矛盾源于嫉妒
婆婆觉得自己的儿子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但成家以后,儿子对自己的爱却更多了给予了别人,这种感情落差会让婆婆心底产生嫉妒情绪,虽然平时在一起时不怎么表现,但会在事情上却会给儿子更多的压力,从而让儿子更多的参考自己的意见,每当事情按照婆婆的意见决定时,女方就会觉得自己的丈夫总是听婆婆的,没有主见。会时常想,我跟丈夫已经组建了家庭,为什么还要事事听从婆婆的安排。这样的情况婆媳关系自然也就不会融洽,有时候还会为争夺对丈夫的影响力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其实很多时候丈夫的意见是影响家庭最主要的因素,两面都敷衍肯定会让家庭越来越混乱,只有综合两面的意见,做出合适的决定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只听一个人的意见,做决定。这样会让另一方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感情自然也不会好。

3、争夺丈夫的所有权
这个资源其实是就是婆婆的儿子,媳妇的丈夫。不管是婚前婚后,婆婆仍然希望儿子完全是属于自己的,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只能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战胜媳妇,以证明自己的所有权,如果儿子没有按照婆婆的意思去办,那么婆婆就会认为是媳妇从中挑唆,很多时候事情只会往坏处去想,不会去往好处去想。
越是这种时候,丈夫就越不能帮偏,许多事情要做到公正,还要多余沟通,把事情说明白,含糊不清,莫若两可的回答都会让双方互相猜忌,爆发家庭矛盾。

4、两个家庭没有明确分离
虽然结了婚,但是两个家庭没有明确的自主权利,很多婆婆会对媳妇的小家庭指手画脚,家庭琐事中会觉着儿媳妇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儿媳妇心里就会感到婆婆管的太宽,越界了。婆婆觉得这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传授给儿媳妇,但是儿媳妇却并不领情。因为她觉得既然已经有了小家庭,那么“主权”肯定是自己的,该怎么生活应该跟丈夫一起决定,而不是跟婆婆。
这个时候儿子跟婆婆的沟通就尤为重要,毕竟是婆婆身上掉下来的肉,很多事情婆婆是可以倾听儿子的意见,而不是儿媳妇,毕竟儿子才是才是两个家庭最重要的纽带,你的意见才是决定两个家庭是否能和睦最重要的因素。

婆媳关系,很多时候是敌对的,但处理好两个人的关系也是身为儿子、丈夫的责任,作为丈夫必须靠得住,不偏私、能讲理也会讲情,不让媳妇因孝心受委屈。作为儿子也要倾听婆婆的意见,合理去采纳。不让妈妈因媳妇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