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手法是什么意思?白描手法是什么修辞手法?

白描原本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是只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重在以形传神。

引入诗歌中,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运用白描,能使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作空间。

白描手法在诗歌中有多种用法。

当白描手法用来刻画人物形象时,通常不描绘背景,只突出人物主体。

比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这首诗中,白居易就用了白描手法来塑造卖炭翁的形象。根据他的描写,我们很容易在脑海中形成卖炭老人这个形象: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由此可见,白描手法用于写人,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描写卖炭老人这个形象时,没有出现环境描写,这也是白描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特点。

当白描手法用来叙事的时候,诗句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比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里“劚”是锄地的意思。

这首诗讲述了农家父子二人的悲惨遭遇: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六月的季节,田中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仓库早已修好等待征敛。

在这首诗里,作者没有半句议论或抒情,却深刻地揭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当白描手法用于描写景物的时候,不追求华丽,往往都非常朴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连用九个意象,描绘出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没有写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显无疑。

由此可知,白描手法用于写景,可以让读者快速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高考的诗歌鉴赏题,设题经常会涉及白描手法及其作用,比较典型的如2015年福建卷,考的是陆游的《秋夜纪怀》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问题是:“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分值是3分。

第二联出现了“风”“林”“叶”“露”“草”“虫”这些自然意象,作者描写这些意象的时候,运用的是白描手法,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修饰,只是简单地铺排,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到这里,诗歌中白描手法的运用我们就讲的差不多了,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白描手法通常是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运用白描,能使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作空间。

当白描手法用来刻画人物形象时,通常不描绘背景,只突出人物主体。白描手法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当白描手法用来叙事的时候,诗句不求细致,只求简明。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当白描手法用于描写景物的时候,不追求华丽,往往都非常朴实。白描手法用于写景,可以让读者快速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你都学会了吗?下节课再见。

白描手法是什么意思?白描手法是什么修辞手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12-12 19:05:05
下一篇 2024-12-12 19:08:3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