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什么意思_ 北邙山原文解析

北邙山

罗隐 〔唐代〕

一种山前路入秦,

嵩山堪爱此伤神。

魏明未死虚留意,

庄叟虽生酌满巾。

何必更寻无主骨,

也知曾有弄权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

闲访云头看俗尘。

——————

唐代诗人灿若明月星辰,而这位晚唐的罗隐似乎不起眼,有人将他与李商隐、温庭筠并称三才子,脍炙人口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就出自他手笔,本来是通达无争的自嘲,却被后人曲解为得过且过。

翻阅网上也没有找到对此诗的完整解读,拙笔尝试解读一下。

据说北邙山埋葬六朝二十四位帝王,登临怀古,想到“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便看淡了功利俗尘。最后一句“闲访云头看俗尘”也是这位诗比人出名的诗人自嘲吧。身在俗尘如何看淡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缑(音同勾)山,位于洛阳,海拔仅有308米,它的出名确是因了两位神仙的缘故。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西王母,据说她曾在缑山修道。因为她姓缑,故该山名缑氏山,后简称缑山。另一位是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又称王子乔、王子晋。魏明是三国曹魏第二位皇帝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庄叟即庄子。

一种山前路入秦,过了崤山从函谷关就可以通秦国之地,这个地方是秦灭六国血流漂橹之地,秦灭六国不过百年又被起义军破函谷关,历史风云变幻无常。

嵩山堪爱此伤神,嵩山是轩辕黄帝故里,被当作天神相会之地,武则天独爱嵩山,登嵩山封禅,这被神话的嵩山若能让帝王江山永固那得多费神啊,武则天终究也没能取代李唐。

魏明未死虚留意,相传魏文帝曹丕曾想废曹叡,外出打猎时文帝射死母鹿,曹叡泣而不射子鹿,以仁孝感动曹丕得以继位,帝王之家尚战战兢兢何况将相谋臣。

庄叟虽生酌满巾,楚威王使人赠千金拜庄子为相,庄子辞而不受,千金高位背后可能是烈火灼身之境,淡泊名利,醉看俗尘岂不逍遥。

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这北邙山有名有姓的帝王将相多的数不过来,更不用提风光一时的权贵红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在缑岭吹萧的仙人,站在云上俯瞰这人间熙熙攘攘,凡人也只有羡慕而已,有几人能做到如此超脱呢。

这首诗引用多个典故表达历史风云变幻,权力更迭,人事兴衰的感叹,能把功利看清楚而明哲保身的寥寥。有人尽力而不得,有人得到而失去,在这得失之间都作了烟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19 09:27:30
下一篇 2022-05-19 09:30: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