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是谁发明_毛笔的由来

清明节期间,南充蒙氏宗亲祭祖仪式在嘉陵区大兴乡碑垭口村蒙家山举行,顺庆、高坪、西充、南部以及重庆、遂宁、攀枝花等地200余名蒙氏宗亲围在一座古墓前,向先祖鞠躬。南充蒙氏从何地、何时迁来已无从考证,但有证据显示,南充蒙氏很可能是秦朝大将蒙恬的后裔。“蒙氏最早在秦末汉初就入川了,另有一部分蒙氏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来的。”嘉陵区地方志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顺庆、嘉陵、高坪、西充、南部等地如今均有蒙氏定居,而顺庆区金台镇当是南充境内蒙氏聚居人数最多的地方。”老家在金台镇蒙承宫村的蒙彪介绍,金台镇素有“毛笔之乡”的美誉,当地人制作毛笔需经过108道工序,到上世纪80年代初,该镇仍有数百人制作毛笔,集市上建有好几个“笔市”。当地蒙氏普遍认为,蒙恬发明了毛笔,蒙氏祖上把制笔的工艺带到了金台。
毛笔是谁发明_毛笔的由来
毛笔起源于公元前1600-1066左右。现代毛笔的原料主要是兽毛和竹管。在文具工厂里,毛笔的制作要经过72道工序。例如选毛就很麻烦。一只山羊身上的毛可分为19个等级,可以用来制笔的只有5种。工人们要从千千万万根羊毛、兔毛、狼毛(黄鼠狼毛)中一根一根地挑选,然后进行搭配组合。可见生产一支毛笔是多么的不容易。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蒙活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 用上面说的那种笔写战况报告,常使他感到影响思绪。那种笔硬硬的,墨水蘸少了,写不了几个字就得停下来再蘸,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又会把非常贵重的绢给弄脏了。蒙恬以前就萌生过改造笔的念头,这次要写大量的战况报告,这个愿望就越来越强烈了。战争的间隙中,蒙恬喜欢到野外去打猎。 有一天,他打了几只野兔子回军营。由于打到的兔子多,拎在手里沉沉的,一只兔子尾巴抱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蒙恬见了,心中不由一动:“如果用兔尾代替普通的笔来写字,不是更好吗?” 回到营房之后,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在绢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不像样子。蒙恬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行,好端端的一块绢也给浪费了。一气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山石坑里。 蒙恬并不甘心失败,仍然抽时间琢磨别的改进方式。几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这一天,他走出营房,想透透新鲜空气。走过山石坑时,他又看到了坑里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笔”。蒙恬将它捡了起来,用手指捏了捏兔毛,发现兔毛湿源源的,毛色变得更白更柔软了。蒙恬大受启发,马上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这时竟变得非常“听话”,吸足了墨汁,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字体也显得圆润起来。 原来,山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变得柔顺起来。由于这支笔是由竹管和兔毛组成的,蒙恬就在当时流行的笔名“幸”字上加了个“竹”字头,把它叫做“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05-22 11:31:06
下一篇 2022-05-22 11:33: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