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是统治阶级依仗权势而玩弄的计谋和手段,是剥削阶级御用的政治工具。在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权谋手段,都被称之为“权术”。这里,既包括先进的政治策略一一 我们称之为艺术的东西;又包括虚伪诡诈的骗术和投机术一一我们现在称之为权术的东西。
这里,我们说起权术,有一个皇帝不得不提,那就是:乾隆。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归天,他的近身太监从正大光明匾后面拿出谕旨,宣告爱新觉罗·弘历即位。爱新觉罗·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他于同年九月初三登位,时年二十四岁,可以说,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时候。
雍正帝临终前再三嘱托乾隆,说:大学士张廷玉脾气好有才华,还有容人之量,而鄂尔泰则是有着绝对的忠贞,能力绝然。这两个人都是他信任之人,并且,还保证他们两个都是忠贞不渝的人,甚至,赐张廷玉和鄂尔泰两人配享太庙的荣誉,以示他的恩礼。
但是,雍正帝的临终嘱托,却让刚登上帝位的乾隆心里很不是滋味。
只是不管哪一个新皇登位,希望看到的大多都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忠于自己的臣子,而不是前朝留下来的老臣们。更何况,雍正帝留给乾隆的张廷玉和鄂尔泰,一个比乾隆大三十八岁,另一个则是比乾隆大了三十四岁。年龄和经验都等同于父辈的这两人,自己能不能驾驭得了?他们又会不会倚老卖老,不买自己的帐?这些,乾隆心里都没有底。
乾隆即便知道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即位之后都想方设法地除掉了前朝老臣,但是,现在自己刚刚登基,却拿有着“配享太庙”荣誉的张廷玉和鄂尔泰这两个被强行塞到自己身边的“左臂右膀”没什么一点办法。祖父康熙帝除去了总是妨碍自己的老臣鳌拜;父亲雍正帝则是将功劳颇高的老臣年羹尧给除去了。
现今,自己主政了,却不知该如何除去这两位劳苦功高的老臣。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山不容二虎,张廷玉和鄂尔泰这两个人在雍正健在主政的时候,都尚且不能相容。到了乾隆主政的时期,两人都仗着自己是老臣,是雍正帝特地留下辅助乾隆的人,更是变本加厉,各自划分势力范围,朝中不管官位如何,都不得不站队分营。
张廷玉是大学士,追随他的人大多为文人名流,其中,有府院和六部的高层,他的门生子弟更是都站在他这一边的。重要的是,他张氏一门登仕者就高达十九人,他的弟弟廷璐、廷璩,他的儿子若霭、若澄、若淳都是朝中高官,可以说,是世家显赫,满门顶戴了。
有着这样深厚的软实力,有着这样广泛的关系网,张廷玉一派自然是朝中不可估量的政治组合,世称:张党。
而鄂尔泰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他的拥护者,有封疆大吏,有地方的督抚,有带兵的将帅,有满族的重要官员。鄂尔泰在成为首席军机大臣之后,权倾朝野,一时风光无限。因而,就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以满族大臣为中坚力量,同时,也有部分汉人大臣在内的政治集团。
其中,重要的成员有庄亲王允禄、湖广总督、工部尚书、学政胡中藻等,世称:鄂党。
张廷玉和鄂尔泰,一个因为精通汉文化而赫赫有名,一个是因为着有傲然睥睨的满族背景而跋扈自恣。一个的身边尽是烜赫一时的汉人精英,颇具人脉;一个的背后有着满族非富即贵集团的支撑,气焰嚣张。可以说,这样针锋相对的背景人脉,注定这两人是水火不容的。
乾隆也知道这两位老臣的情况,所以,一开始也是没有直接出手,而是耐心地等着他们做出一些出格的事,等着着他们犯规闯祸。一旦他们有什么闪失,再出手收拾他们也不迟。
乾隆元年,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鄂尔泰一派的张广泗、张党和张照,先后在贵州出兵,相互攻讦。在乾隆六年,鄂尔泰一派的仲永檀、张党和张照,败露受贿情况,彼此将对方的老底都揭发了出来。乾隆十三年,鄂尔泰一派的张广泗兵败金川,乾隆借此将其处死。
乾隆十五年,吕留良的文字狱一案将张廷玉的姻亲给拖下了水,被乾隆罚了巨款。不仅如此,乾隆还发动了朝臣攻击张廷玉,指责其不配享太庙。乾隆二十年,胡中藻引发了一起文字狱,因为,他是鄂尔泰的门生,所以,即使他已经死了但鄂党还是遭到了清算。
最终,乾隆通过这一系列的案件,花了极长的一段时间,耐心地用各种手段,将张廷玉和鄂尔泰这两位老臣给清除了。
想必张、鄂两位经验颇丰,手段也有不少的老臣都没有想过,这个年轻的帝王竟然是最后的赢家。许多年之后,乾隆在谈到这两位老臣的时候,用极其不屑的语气说:“他们是玩不出什么新花样的!”即便他们经验丰富,是雍正帝留给自己的臣子,乾隆还是将其完全握在了掌中。
《辞海》中有说:“ 权 ” 为权宜、权变, 即衡量是非轻重,以因事制宜,可进一步引伸为酌情变通、通权达变 、 以变应 变等意。 “ 术” 即手段、策略、方法、心术。 “ 权术 ”就是权变之术。可以说,对于“权术”,乾隆老爷子可是玩的炉火纯青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