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北宋时期的辽国和金国,对应到如今的版图中是在什么位置?他们又是什么时候建立的?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这三个朝代所处的时代背景。

辽国与北宋的建立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唐朝末年,中原藩镇割据、战乱不断,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同时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加入了这场纷争,他们仰慕中原文化,想要占领富有的中原。这些民族中最有实力的就是契丹族。他们生活在内蒙古东部水草丰美的地带,大致位于今天的蒙吉辽三省交界处。公元90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随后他仿照中原制度建立了契丹国,阿保机就是辽太祖,被视为契丹人的英雄,这便是辽国的开端。

征服渤海国之后,辽国的领土面积翻了一倍还多,国力与日俱增,这引起了中原军阀的注意,他们想借助辽国的势力,为自己在权力的角逐中增加筹码。

“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地处今山西大同至北京天津一带,是北方与中原的衔接点,此处的意义非同小可。辽国只要得到这里就会使中原失去屏障,大军便可向中原长驱直入。宋朝与辽、金之间的战争也都是为了夺取这里。

以军事政变取得皇位的宋太祖担心部下也用同样的手段推翻自己,于是设计“杯酒释兵权”的戏码,取消了部下的军权,巩固自己的皇权,同时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兵权,通过重用文官大力发展经济。

这一时期,北宋一面对外与辽国作战,争取和平环境,一面在国内励精图治。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国议和,每年向辽国缴纳十万两白银,两国休战一百多年。期间两国皇室互通信使,相处融洽。使得北宋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辽国先于宋朝建立,比宋朝早了将近五十年。此时辽国统治稳定,萧太后代理朝政,她治国有方,重用汉族文人,辽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规模空前广大:北至外兴安岭;南抵天津海河;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相当于今天中国一半的面积。

女真人建立金国和金国的发展
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辽国在与北宋休战的一百多年里日渐富有,统治者们也慢慢丧失了斗志,变得昏庸懒散,暴虐荒淫。他们常常欺侮周边的游牧民族,引起了这些民族部落的不满,这其中就有渤海国的后人,女真人。女真人起源于古肃慎族,唐代称靺鞨族,辽国建立后改称其为女真。渤海国被辽国所灭后,其遗民沦为契丹人的奴隶,退居至黑龙江一带。为了反抗压迫,女真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即今天的哈尔滨。女真人开始了反辽之路。

然而在辽国军队向西北撤退的过程中,有一位传奇的将领耶律大石重新建立了辽国,历史上被称为西辽。他不断向中亚扩张并称霸一时。可惜统治内部经常分裂,仅存87年。最后被成吉思汗的部下哲别所灭。辉煌一时的契丹人也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靖康之难”把南宋的皇帝和大臣们吓破了胆,他们不断向金国缴纳钱财,屈辱求和。甚至将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斩首以讨好金国。岳飞在临死前悲愤地写下了流传至今的《满江红》词曰:“怒发冲冠凭栏处……靖康耻,犹未雪……”南宋江山风雨飘摇。

但是和辽国一样,金国也盛极而衰,政治腐败,致使民不聊生,烽烟四起。而此时的蒙古人正在悄悄崛起。蒙古人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灭亡了金国。从完颜打骨打建国开始算起,历经119年,金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