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习惯晚睡晚起,凌晨熬到一两点都不想睡。 他们习惯迟到,比如我有个同学,10次上课9次要迟到,每次迟到5、6分钟。 他们习惯吃高热量食物,每天一个汉堡两杯可乐雷打不动。 他们喜欢玩手机,为了玩手机能连对面坐着的父母、朋友都视而不见。作家查尔斯·杜希格曾说:我们每天的活动,有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 哪怕每个习惯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时间推移,必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习惯早睡早起,自然精力充沛;晚睡晚起,只有厚厚的黑眼圈; 习惯迟到,必定会给人不靠谱的形象; 习惯吃高热量食物,身材走形的可能性很大; 爱玩手机不理人,难免给人冷冰冰的感觉。 或许很多人也知道自己这些坏习惯,也想过很多办法解决,但很多人无论如何强迫自己,坏习惯依然如影随从,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改掉坏习惯的简单套路。


很多人熬夜,并不是因为不睡觉真的有多刺激,而是白天上班上学,时间都不属于自己,只有深夜时分,他们才有一些“这些时间完全属于我”的掌控感。 很多人喜欢在亲朋好友面前玩手机,只是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和对方说什么,玩手机只是他们掩饰尴尬的方法。 有些人爱玩游戏,并不是因为游戏有多好玩,而是除了玩游戏,真实的世界令人充满了挫败感。这一切,都是一个习惯回路: 遇到失败(触发心理暗示)——玩游戏(采取行动)——暂时忘掉失败(缓解心理压力) 这个回路一旦形成,就会根深蒂固,大脑负责理性的部分不再起作用,只要有暗示,这个回路就会自动运作,习惯就由此产生。




1. 肚子饿了,吃饼干能填肚子; 2. 满足了自己对甜食的渴望; 3. 自己能趁机偷偷懒、休息一下; 4. 趁着下楼买饼干的机会,他能和别人交流列下来之后,他经过反复的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买饼干时和别人的社交。 原来,作为一个记者,当时杜希格的工作压力很大,到了下午3点,截稿期快到了,他的压力更大。 压力一大,他就想和别人说说话缓解压力,因此选择下楼买饼干,这样他就能和店主聊上一会,自己的心情就能平复下来。 明白了这一点,一切就好办了。每天到了下午3点,当杜希格感到压力来临时,他不再下楼买饼干,而是转身找办公室的同事聊上10分钟。 从那之后,杜希格就没有再在那时间点吃过巧克力饼干了。 其实,生活里好多看似无法改变的习惯,都有它背后的深层机理,它们或者和我们的思维模式相关,或者和我们的心理状态相关。 关键是,我们不能做这些坏习惯的奴隶,也不能情绪化地对待自己,而应当理性地解剖其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核心要件。 下面就请你拿出纸笔来,记录下自己的坏习惯,然后用“习惯回路法”来分析问题,再用“替代法”来尝试解决问题。 比如,你喜欢熬夜刷抖音,这是为什么呢?你淘宝起来就止不住的花钱,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想,你已经有了答案。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写道:“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甚至可以说,一个人习惯的优劣,决定了他们将成为怎么样的人。 在我们成为更好的自我的路上,一个个坏习惯就如同遍布的荆棘,让我们每走一步都困难异常。 做习惯的奴隶,还是做习惯的主人,这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在坏习惯面前低头,我们则失去了一次蜕变的机会,相反,如果能够振作勇气应对,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好的自己。 因此,请勇敢起来向坏习惯宣战,千万不要等到自己的人生被一个个坏习惯毁掉了,再来哀叹自己过去的懦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