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球怎么浪起来的_小破球里的大浪漫

小破球怎么浪起来的_小破球里的大浪漫
对于2019年几乎完美的错过了《春晚》直播的我来说,2019年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不是文艺至死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不是原地起跳的《飞驰人生》,不是啼笑皆非的《疯狂外星人》,当然,也不会是《神探蒲松龄》和《新喜剧之王》;而是一部重金属超标,含“京”量和含“欣”率爆棚的中国科幻——《流浪地球》。 在《三体》中保持沉默的中国科幻,终于在《流浪地球》中绽放了2019年的最大一束烟花;点燃木星,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是何等的下流、又是何等的浪漫? 尤其是当《流浪地球》的票房数据以亿为单位跳动的时候(截止到2019-02-15 14:47,票房32.76亿),被好莱坞“荼毒”许久,特别是在科幻领域“站不起来”的中国观众终于畅享了一次媲美“好莱坞”视效却有着一颗纯粹中国心的电影工业艺术。 为此,我们的内心是极度的兴奋,又有点忐忑不安。 因为《流浪地球》除了是一部好的电影之外,它还背负了太多额外的挂碍;比如它没有启用小鲜肉,勒紧裤腰带砸特效,这原本就是中国唯流量(小鲜肉)论电影市场的一股“叛军”;再者春节档上映的它遭遇了太多大咖的铁粉围剿,尤其是吴京的黑粉推波助澜。 还有就是电影本身的硬伤,为了能够上映、更有冲突感和戏剧性导演郭帆也是把大刘的剧本改得“支离破碎”,除了为电影IP服务的部分设定,和原著基本就是“貌合神离”;最关键的是《流浪地球》中的科幻背景、科幻理念和当下的距离太近,在大刘“振聋发聩”的科幻设定之下让观众有一种“一拳打空”的失落感。 最后,《流浪地球》这么好的IP由中国团队来拍,这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于是,在种种“内忧”和“外患”之下,已然戴上皇冠的“小破球”正在承受她这个年纪不该承受之“重”。 奇怪的是在不少外国小哥哥@NathanRich火锅大王 小姐姐@星悦 变着法子安利《流浪地球》的同时,国内的粉丝却自黑到了高潮;特别是豆瓣的一星“处刑”,很多貌似“合情合理”的评论真的刻薄到了骨子里。 当然,也不是说就不能给《流浪地球》打一星,毕竟每一个影评人都应该有评分的自由和权利;关键是这一群“影评人”面对欧美科幻不求甚解的“真香”定律为什么唯独遇见了中国科幻就行不通呢,一定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知道漫威、DC宇宙中的超级英雄都是假的,因为有钱人靠装备、穷屌丝靠变异这套逻辑本身就是意淫;但是面对“小破球”的时候,我们却忍不住幻想2075年左右(韩子昂1999年生)的刘培强、王磊、刘一一和户口万一是真的呢? 于是,在诸多媒体、自媒体不遗余力的“捧杀”之下,我们的“小破球”就像是国产电影、乃至于世界科幻一样拖着长长的“尾焰”开始了漫长、沉重而又幸福的“流浪”之旅。  

流浪地球

小破球怎么浪起来的_小破球里的大浪漫
对于《流浪地球》来说,其实最惊艳的不是郭帆导演交出来“差强人意”的特效,也不是刘培强舍身取义的壮举,更不是韩朵朵空洞无力的演说。 《流浪地球》最惊艳的是它的设定。 带着地球去流浪,还要对着木星开一枪,用2500年100代人的努力给我们换一颗太阳。 这可不像“换灯泡”这样简单的事情,我们用的是35亿生命,地球上全部的资源,舍弃了白天和黑夜在对赌一个“诗和远方”的未来。 给地球装上发动机开启“太空漫游”模式,这样恢弘而壮烈的设定,在欧美科幻中也鲜有耳闻。 但若真要“较真”,流浪地球的罪魁祸首“氦闪”这件事情几乎就不存在,因为现在的太阳正值壮年,她在62亿年后才会“氦闪”,那个时候估计地球人早就能够操控“二向箔”技术了吧! 再者,万一太阳真的闹别扭要提前“氦闪”,以地壳甚至不如蛋壳之薄弱,就算是给地球装上发动机,它不只是会“蛋疼”,还会“蛋碎”啊! 最后,如果地球真的很特别,脸皮特别厚的话,人类赌上一切的“逃亡”真的有可能会被木星捕获么?这也未免太过儿戏了。 关于《流浪地球》的不合理之处还有很多,但是科幻电影乃至科幻小说的本质只是在现有的科学体系之上提供一种可能性,为了陈述又或者是凸显某个“主题”,顾此失彼,尽量让它在小说电影世界体系中显得足够“自恰”,是作者和导演惯用的套路;至于观众接受与否,在特效和票房面前真的重要么? 但其实如果要考究的话,“流浪地球”还真不是刘慈欣的专利,毕竟在科幻作家的眼中:给地球装上发动机,似乎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1972年,阿西莫夫发表了一篇描写外星人的科幻小说《神们自己》,小说中发展了月球文明的地球移民者不愿和地球人继续磨叽了,一言不合就启动发动机带着月球去流浪了。 1978年,斯坦利·施密特在科幻作品《救生艇地球》中,同样是为了在太阳变成红巨星之前拯救地球,无视地球自传把巨型发动机安装在地球的南极,这样地球就变成了一艘自旋稳定的救生艇。 一直到20多年后,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才在2000年的《科幻世界》第七期上姗姗来迟。 最后,1988年台湾科幻作家黄海在《地球逃亡》中也描述过地球遭受天文灾难威胁,人类被迫研究巨型核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故事。
 

中国梦

小破球怎么浪起来的_小破球里的大浪漫
考虑到《流浪地球》原著只有“寒碜”的两万字,郭帆版的《流浪地球》又只是这两万字内惊鸿一瞥的“魔改”剧集;我们就不去讨论“流浪地球”的发明者是谁,但至少刘慈欣第一次“发现”了流浪地球,而郭帆第一次“具现”了流浪地球。 作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提升到世界水平的作家,刘慈欣功德圆满。 作为孤军深入把中国科幻电影提升到好莱坞水准的导演,郭帆功不可没。 而这两者之间又少不了吴京这个贵人,是他成就了这本小说,也是他成就了这部电影。 当中国科幻第一次付诸于大荧幕,这是中国观众的幸运,是科幻世界的重启,也是中国电影的又一个里程碑。 考虑到《流浪地球》上映的时间节点,2018年我们已经能够“硬刚”美国贸易战、华为在5G全面战争中愈战愈勇、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通过《国家宝藏》等综艺和汉服文化逐渐复兴;再加上2018年突如其来的经济寒冬,《流浪地球》可谓是寒冬中的一捧“希望”的火炬。 其实,不管是《流浪地球》小说中的“联合政府”,还是《流浪地球》电影中的“饱和式救援”这都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的政治理念:那个时候有没有中国、人类个体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虽然《流浪地球》有着如同灾难片一样的背景设置,但是不管是刘培强、户口。还是韩朵朵都不缺少一颗叫做“希望”的中国心;这是人工智能Moss计算不到的、是以色列团队放弃的、是联合政府坐以待毙的的理由;也是刘培强毁灭Moss、户口说服中国队破釜沉舟、韩朵朵演说服国际救援队背水一战的理由。 不像传统科幻电影那般,欧美个人英雄主义“专美于前”;在这里,在拯救地球这件事情面前,每一个人都有戏份,每一个团队都不可或缺,就算是刘培强舍身取义那也是先说服了联合政府,这样的剧情设定,是不是很“中国”呢? “流浪地球”的确是一个很中国式的梦想,“家乡”是一个深根于国人心中神圣的净土,在几千年的历史战乱中从未被抹去,那里是我们“流浪”的起点,也是我们“回归”和“回忆”的终点。 此时此刻,离开家乡的地方,“流浪地球”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形象的写照。  

电影工业

小破球怎么浪起来的_小破球里的大浪漫
有关于《流浪地球》的理论质疑和评论质疑,这个比较好接受;但是把《流浪地球》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难免就有些“别有用心”。 不可否认,把一部手机、一部电影和爱情情怀杂糅,确实有点走捷径,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但是在这里因为“吴京黑”而黑“流浪地球”有意思么? 但荒谬恰恰就在这里,吴京虽然拯救了“地球”,但是招架不住那些“京黑”啊! 虽然观众比较讨厌把某些东西绑定上“爱国情怀”,但是就像吴京说的“我是中国人,我爱国我无罪”,同样《流浪地球》也可以说“我是中国科幻,热爱地球理所当然”。 谈到了“流浪地球”的创意内核,和国人内心深处的“流浪情愫”,以及观众对于“爱国情怀”营销的因噎废食;在这里撇开中国电影工业粉丝,又或者是水军的潜规则不说,我们把视角放在《流浪地球》这个电影载体之上,《流浪地球》这部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的科幻电影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又有哪些影响呢? 第一:魔改 《流浪地球》并没有强行照搬小说中的各种设定,而是根据观众的欣赏水平以及行业的制作水准做了一定的魔改;以至于大刘笔下的《流浪地球》是一部太空歌剧,郭帆镜头下的《流浪地球》是一幕舞台剧。 原著中的“氦闪”更像是俄罗斯轮盘,刘慈欣为全人类安排的结局也充满了讽刺;这是一本“惊世骇俗”的小说需要的,但却不一定是“雅俗共赏”的电影应该表达的。 于是,郭帆导演《流浪地球》中的科学家明显就被强行“削弱”了,虽然地球流浪的过程中宇宙尘埃的确难以预测(大一点的宇宙陨石有“领航员”负责),但也不至于让地球被木星“勾引”达到洛希极限需要一个中学生来拯救的尴尬处境。 第二:反套路 《流浪地球》区别于小鲜肉时代的群像剧,它注重的是故事的本身,关注点在星球这个维度;在这里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一个人物、故事的出现都是为了剧情服务。 《流浪地球》一次反套路的尝试,它不仅脱离了中国电影小鲜肉的低级趣味,还背离了欧美大片个人英雄主义的自嗨式审美;也因此没有流量小生尬演的它恰恰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流量地球”。 《流浪地球》的成功似乎证明了观众对于“流量小生”的电影审美达到了“洛希极限”,一个好的故事,一部有诚意的电影同样能够收获自来水无数。 第三:另辟蹊径 《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又何尝不是“中国(电影)工业设计”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只不过这一次局限在了电影这个领域。 严格意义上来讲,《流浪地球》虽然很成功;但是小破球中的工业设计水准是真的很“迷”;就拿最“吸睛”的一点来说,2075年我们明明能够用石头做燃料产生几百亿吨的行星推力,但是载具科技真的叫人一言难尽,仅仅只是把方向盘换成球形的,这样就够了么?就不能更大一点、更快一点、更酷一点。 当然,这些都只是小问题,没准还是导演特意给大家留下的“口实”,他当然知道中国科幻的粉丝群体太小,观众的胃口又被欧美大片养的太叼,他们甚至对于国产产生了某种“抵触情绪”,而这,或许这就导演的“另辟蹊径”——让观众参与进来,吹爆这一块“蛋糕”。
小破球怎么浪起来的_小破球里的大浪漫
当然,对于一部好的科幻电影来说,它最大的成功不是像教科书一般精准,而是能够开阔观众的视野,在民科这条路上“发光发热”。 如果只是这般要求的话,《流浪地球》无疑就是一部绝佳的电影,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它存在大量的瑕疵;但也没必要假设外国人就一定能够拍出几近完美的“流浪地球”,毕竟打流的故事建立在中国梦的内核之上,你无法期待还有一个科幻版的贝托鲁奇能够拍出《末日皇帝》这样的神作。 《流浪地球》最大的意义,其实不是吴京的牺牲有多巧,屈楚萧&Mike隋CP有多好,自然也不怪赵今麦的演讲梗太老。 《流浪地球》最大的意义其实在于中年老男人@刘慈欣 的脑洞;其实,大刘本人的故事或许比《流浪地球》更加精彩! 当然,如果有观众对于《流浪地球》中的“科幻理念”有兴趣的话,其实可以看这里:虎嗅作者@小火箭《《流浪地球》里的那些真实科学细节》,以及腾讯科技《一文读懂电影《流浪地球》没有交代清楚的烧脑科学知识》)这两篇文章把流浪地球“盘”得很明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1-18 13:27:43
下一篇 2023-01-18 13:31: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