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权贵阶级为追求无上的权力,保证自己的权威,会采取诸多不平等措施。其中,最显而易见的方式就是以酷刑进行严惩,起到杀鸡儆猴的双面效果。在古代,刑罚的严峻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各种刑罚工具鳞次栉,令人闻之毛骨悚然。一般来说,历朝历代对犯人都会用刑,其中的程度则视所犯过错的轻重性而判定。一旦过错过大或拒不认罪,老虎凳、辣椒水、鞭刑、烙刑等酷刑就会被加施于身。等到一套流程下来,许多犯人即使不死,也会在心里留下深深的恐惧感。对于犯有死刑的犯人,用刑的方式更要残酷得多,砍头、上吊算是轻松的了,有些死刑犯会面临凌迟、五马分尸、腰斩等极为惨烈的处决方式。

▲古代罪犯剧照
01
实际上,古代君王制定这些残酷的刑罚,主要为震慑一些不法分子,维护国家的长久安宁,在众多的死刑处决方式中,腰斩算得上是最痛苦的一种刑罚之一了。腰斩,顾名思义,就是在犯人腰部施以极刑。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先将犯人的上衣脱掉,把犯人的腰部位置袒露出来,并绑在木板上,此时刽子手挥舞着大刀,朝犯人的腰部位置砍去,把犯人砍成两截。
▲腰斩雕塑还原

▲古代刽子手剧照
02
方孝孺为人忠正耿直,是当时名闻天下的第一大儒,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篡取侄子的帝位之后,将不愿投降的方孝孺下至狱中。由于方孝孺的学识品德四海赞颂,朱棣有意利用他的威信,为自己荡平世间的反对之声。于是,朱棣命人押解方孝孺上大殿,并向他提出为自己撰写登基诏书的想法。只见方孝孺披麻戴孝而入,接过笔后,写下“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见后勃然大怒,问他:“你不怕被诛九族吗?”。方孝孺回到到:“即使诛我十族又有何妨!”
▲方孝孺墓地

▲雍正剧照
结语
雍正皇帝知道此事后,认为腰斩之刑实在过于残忍,于是下令废除腰斩。在我国延续两千余年的腰斩刑罚就此寿终正寝,实乃一件幸事。这些酷刑有深深的局限性,是封建专制主义下的糟粕,不过通过严苛的刑罚来减少违法犯罪,这也是当时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