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都知道,在动画片《精灵宝可梦》里,有个很萌的神奇宝贝,名叫“皮卡丘”。

它的技能是“放电”,它的尾巴可以放出十万伏特的高压电。它脸蛋上那两坨萌萌哒的小红点可不仅仅是起卖萌用的,那叫”电气袋“,皮卡丘身上的电力可都是储存在那里面的呢。

说起”电“,小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电。我们平常玩的许多电动玩具,可没法像皮卡丘一样自带”电气袋“,随时随地都能发电,而是都需要用到电池来供电。
我们平常使用的5号电池,一般是1.5伏特(小朋友们可以感受一下,1.5伏特和皮卡丘的十万伏特相比的差距)。
小朋友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个简单的小实验,感受一下电池是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的。
操作步骤:
准备好一节5号电池,从手电筒里拆出小灯泡。
千万记得要先征求大人的同意,而且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操作哦,否则可是要被打PP的
再拿来一根电线,用剪刀把外面的塑胶皮剥开,小心地把电池与小灯泡分别与导线相连,形成一个回路,小灯泡就会亮起来了!
电是怎么来的?
在导线中,包含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在通常情况下,自由电子是随机往各个方向乱窜的。在加了电压以后,电子就会老老实实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从负极流向正极,这样就形成了电流。

电子是带负电的。我们在物理上,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或者是电子运动方向的反方向称为电流的方向。

小朋友们,学会了简单的电流原理,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接触带电的物体时更要小心。就算是皮卡丘这么可爱的神奇宝贝,也不要随便乱碰哦,否则就会像小智这样,被电到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