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概念

深度知觉,也叫“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指的是人们对于物体的三维特性或物体距离远近的知觉。

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概念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深度知觉是最重要的视觉能力,正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我们才能在行走时及时避开物体和其他人,避免发生撞击;也是因为这种能力,我们才知道该远离悬崖、楼顶等高处,以免发生坠落的危险。那么,深度知觉能力是人类先天具备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呢?

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概念

为了找到问题答案,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精心设计了一个“视崖实验”。他们准备了一张高度为1.2米的桌子,桌子顶部是透明的玻璃,玻璃的一半覆盖着红白格子桌布,构成了所谓的“浅滩”。玻璃另一半下方的地板上,铺着同样的桌布,在玻璃的折射作用下,看上去就像深渊一样。

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概念

两位心理学家找来了一些6-14个月的婴儿参加实验。婴儿被放在桌子的中间板上,妈妈在“深渊”这一侧呼唤其爬过来。心理学家注意观察婴儿的表现,发现有些婴儿要么不肯离开中间板,要么向着反方向“浅滩”一侧爬过去。可当妈妈在“浅滩”这一侧呼唤他们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很快爬向了妈妈。

心理学家据此推测,婴儿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他们感觉到“深渊”一侧是危险的,所以即使妈妈呼唤他们,也无法让他们高高兴兴地爬过来。

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概念

不过,有的人难免会质疑,这些婴儿毕竟有6个月以上的生活经历,他们会认为婴儿是在出生后的这段时间通过不断试错,逐渐学会了深度知觉。心理学家为推翻这种观点,他们只能用动物的表现作为参照。

于是,他们用刚出生的小鸡、小羊、小老鼠等动物来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小鸡、小羊都表现出对“视崖”的认知——它们不会爬到“深渊”一侧,而当心理学家把它们拉到“深渊”上时,它们会害怕得一动不动,甚至还会表现出防御性的姿态;可要是将它们推到“浅滩”一侧,它们就会表现得非常轻松,还会在“浅滩”上来回爬动。不过,小老鼠没有这样明显的反应,心理学家认为这与老鼠习惯在夜间活动、视觉系统不够发达有关。

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的概念

根据这一系列实验,两位心理学家肯定深度知觉确实是天生的,它可以让人和动物避免很多致命的危险。不过,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婴儿在生活中还是容易撞到东西而跌倒呢?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婴儿的肌肉协调能力、行动能力尚未发育完全,虽然能够意识到危险,却不知该如何躲避,随着他们不断成长,这种情况就会逐渐减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8-12 09:26:47
下一篇 2023-08-12 09:30: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