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这张图,给你展示了企业作为一个赚钱机器的全貌。
其中,中间的经营线是整个这个机器的核心逻辑,也就是说,没有经营,资本与管理将失去依托,逻辑不成立。
那么,从0→1的经营逻辑是什么呢?
如下:
第一步,是选择赛道和项目
我们经常说选择大于努力,可以这么说,很多人的创业还没有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举个例子,如果有两个项目,一个需要你投资10万,另一个需要你投资50万,看上去这两个项目的收益率、风险都差不多,你选哪一个?
答案是哪一个都可以,但核心的评价标准是看你兜里面有多少钱。因为创业本身是一件失败率极高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必须考虑到创业失败之后对于自己生活的影响。千万别听信有一些所谓的“创业导师”跟你说的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创业理念,这样会极大概率导致你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倾家荡产。
创业,一定要看三个重点:渠道的优劣,投资的可行性,风险预判。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认知差,有的人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时间、成本、资金、顶着巨大的风险,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但同时,如果告诉他,其实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另外还有一条路,完全可以更轻松,难不成非要与自己过不去吗?
但这种信息差、认知差是一直存在的,所以你看到会有人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但却走了一条坎坷的路。

第二步,定位
定位的核心在于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和价格定位,这个是定位的最核心要素。
当你的赛道选定之后,就需要开始着手策划你具体操盘项目的落地抓手。
记住,产品永远是工具,是为了解决客户问题的一个载体,千万不要迷恋产品本身。产品性能过关,永远是及格线,但绝对不是你的成功要素。
华为的任总就说过,我们是商人,而不是科学家、工程师,做产品是要赚钱的,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什么工匠精神、极致主义,这些作为噱头宣传还可以,但作为商业思维,一定要把你的产品、客户、价格这三者形成匹配。

第三步,搞流量
搞流量分为线上和线下,就比如我现在写的这篇文章,本身也是搞流量。
选择那些流量大、成本低,并且与你的产品、客户相匹配的平台,这一点理解起来很简单吧。
就比如如果你是做女性产品的,那小红书肯定要上一下,而如果你是做本地生活的,那美团、点评、抖音必不可少。
搞流量的核心其实就是广告,而广告的内核还是在于内容,流量渠道你可以去花钱来买,但内容还是需要你自己来把关。
传播内容的核心在于:差异化、关联性、重复、共鸣、裂变。
以差异化为例。
我们在宣传自己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你所宣传的卖点和你的真正的产品完全是两回事。同样是汽车,奔驰的舒适、沃尔沃的安全、宝马的驾驶乐趣,这些都是卖点,而不是产品本身。
差异化的目的在于让消费者看到你。就好像一颗黄豆在一堆黄豆里面,消费者看见了,但没有真正的看见,只有当一颗绿豆在一堆黄豆里面,消费者才能真正的看到。

第四步,提高转化
流量搞来了,需要把这些准客户真正变成你的付费客户,从而提高你的营销费用使用效率。
转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渠道网络,另一个是销售能力。
我们以销售能力为例。
如果你做过销售的话,就会有体会——公司销售业绩不好,为什么?
实际上,答案包括好几个可能的因素。销售流程、工具、销售人员能力、销售环节的分工,都会受影响。
如果你发现你的转化率比较低,就需要把从准客户来,一直到离开,整个流程全部摸排一遍,看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创业、经营本身就好像是解密游戏,不断的会有问题弹出,然后就是找答案。

第五步,运营交付
到了这个环节,你需要打通这样的一个逻辑框架:
客单价*客户购买频次*复购率*现金流*交付效率*利润率(管理水平)
解释一下,在有客户的条件下(流量和转化到位),你必须思考如何尽可能的提升你的利润,因此,上述的这个公式每个环节都是你排查的要点。
我们以其中的复购率举例。
要知道,你的客户为什么下次还会找你购买呢?
无非是三个理由:情感、利益、离不开你。
这几年经常提到的所谓私域,其实本质上就是将产品、商业拟人化,让客户有了被关注、被个性化、区别对待的感觉。
利益呢,无非就是针对老客户快要续费、二次消费的时候,提供折扣、积分。
什么叫离不开你呢?就是增加客户离开你的成本。经典的案例就是吉利刀片和打印机的墨盒。

第六步,资本扩张
赚钱的三条路径:产品、商业模式和资本化,最后的资本化是赚钱最多的一条路,但同时也是最难的一条路。
为什么?
因为很多项目不具备资本化的可能性。
比如,餐饮行业目前最大的品类依然是火锅,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火锅能够极大程度上摆脱对于人的依赖,汤底、蘸料可以通过标准化配送解决,不像一些中餐,大厨看到老板赚钱了就要求涨工资,一旦撂挑子,餐馆就倒闭。
具有资本化可能性的项目通常要具备可复制的性质。
在这个之上,如果还能够边际成本下降就更好了。
而如果再具备“网络效应”,那就是极品。
什么是网络效应,就是你的客户越多,你的项目就越值钱,并且是指数增长,比如微信、比如facebook。

写在最后的话——
创业是九死一生,但也并不是毫无规律全靠运气。有了一定的商业和财务认知,有了匹配的合伙人(2-3)一起来做,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成功率。
另外,创业不是赌博,千万不要all in,拿出流动资金的30%左右,这样即便失败了也可以承受,不会影响二次创业的心态,否则,一旦失败,万劫不复。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