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入关后第十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醇王府,醇亲王载沣的长子,其生母为醇亲王的嫡福晋。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被慈禧立为皇帝,继承皇位时年仅3岁,继位后由其父载沣摄政。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九日即皇帝位与太和殿,改年号为宣统,1909年为宣统元年。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隆裕太后懿旨宣布退位,在位仅三年。根据优待清室条件,尊号不废,暂居紫禁城后半部。1917年曾利用军阀张勋率军进享之机,妄图复辟清室,不久失败,史称“丁已复辟”。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暂居醇王府,1925年2月移居天津张园。1931年底,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为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执政”,1934年3月改成“满洲帝国皇帝”,年号“康德”。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于1945年8月17日在逃往日本的途中被苏军俘获,押送到苏联。1950年8月苏联将溥仪移交给我国。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释放。1961年3月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专员,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10月1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