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 。
1905年,进入绵葛轩小学读书。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乙班。1914年6月,论文《名誉谈》发表。1919年2月,成为《清华学报》编辑。1920年,编成诗集《古瓦集》《真我集》。1923年3月16日,长诗《园内》写定;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4年6月,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1925年1月上旬,参与发起“中华戏剧改进社”;7月,诗《七子之歌》发表;9月,被聘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筹备专员。1927年2月,担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1936年1月,论文《离骚解诂》发表。1943年,组织十一学会。1945年3月,联名发表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当日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逝世,时年47岁。
2009年闻一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评价:
毛泽东: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郭沫若:他(闻一多)那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散文家朱自清:抗战以前,他(闻一多)差不多是唯一有意大声歌咏爱国的诗人。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闻一多不光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是五四运动之后非常杰出的作家 。
名言警句:
1.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
2.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3.尽可能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4.我爱中国固因它是我的祖国,而尤因它是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5.书要读懂,先求不懂。
6.友间固不妨诚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也要避开标榜的嫌疑。
7.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8.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