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不可抗力怎么认定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那么民法典的不可抗力有哪些规定呢?

一、民法典的不可抗力有哪些规定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不可抗力怎么认定

二、不可抗力的种类

一般来讲,不可抗力包括:(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等;(2)政府行为(国家政策调整):如征收、征用等;(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等。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问题进行的解答。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免责事由,由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举证,若被认定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实施的侵权行为,那么,一般是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但是由于社会道德,还是会支付适额的补偿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11-17 09:03:46
下一篇 2023-11-17 09:09: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