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的人都知道,也经常爱叨咕,某某领导很好,特别爱“护犊子”,尽管有时对部属批评多些,甚至批评很严厉,但却对部属负责,那是特别“护犊子”。

以至于有的部属也特别适应这种风格,对“顶头上司”百依百顺,尤其是在工作上特别卖力,特别支持工作,原因就是领导对其负责,自然也要对领导负责,这种现象在职场很常见。
同时,在职场上还有种现象,也是大家说的,就是有的“顶头上司”对部属也不错,尤其对自己性格比较合得来的,凡事一路绿灯洒,包括有点小毛病小问题之类的都能包容,工作上没什么挑的,但久而久之,这样的部属有的就曲解了上司的意图,越来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胆子也越来越大,有时还会背着上司干些其它的事情。出于对部属的信任,有的上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导致部属不断走下坡路。一旦出现问题后,有的人往往会说,都是“谁谁惯的”。
在职场上工作的人都明白,上述两种现象都存在,有人把“护犊子”等同于“惯着”。个人不太认可这种说法,尽管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还是不同。比如,“护犊子”体现的是上司对下属的负责和关爱,在工作上、行为上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在过去工作的单位,领导就是这样的领导,平时看见他都躲着走,对工作要求特别严格,老点的同志还好,年轻点的新进职场的很难适应,平时交流的没什么,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经常给布置“作业”,当时有的就适应不了。亲身感受也是大家的共识,不要看领导在职场上对部属要求那么严格,工作之后对部属也是真负责,事关部属切身利益的事是真关心、真帮忙,凡事都给部属“争口袋”。该提职时没等个人想到时,领导想在前面了,而且根据发展前景给设计得好好的,按照这个“路线图”往下走就是了。家庭生活有什么困难了,领导也是第一时间帮助处理。一句话,在关乎部属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领导是寸土不让,有好事必给争取。这里的前提是要把工作干好,拿出成绩,让领导拿着成绩去给“争口袋”,这里面没有任何庸俗的成分,就是工作第一。
“惯着”则完全不同了,有些当初很不错的部属,就是因为上司的“惯着”,以为有靠山似的,放松了自己的要求,精力不在工作上,而是琢磨如何和上司套近乎,得到上司更多的默认许可,能够开更多的绿灯,如果明智些把工作干好还好,越是这样的人仗着有上司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差,群众威信也越来越差,有的不得而已离职,实在干不下去了,不仅自己难受,让自己的上司脸上都无光。

“护犊子”和“惯着”完全不是一回事,对领导来说是工作方法,也是领导艺术,运用什么方法,部属都能感觉得到,也能体会得到,疗效最终要体现在工作成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