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你用感情看世界,它就是一场悲剧。当你用理智看世界时,它才是一场喜剧。

1、人之初,性本善。
做人要善良,不要做亏心事,道理肯定没有错,但过分的善良就是傻。是纵容的部分不安好心的人,都说善有善报,可是过分的善良,往往不会得到善报,还可能得恶报,也助长了别人的嚣张。
过分善良的人,常常被人当成了傻子,成为人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对象。
易经中有一句话: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善良本是一种美德,但太过善良,最后伤害的是自己。善良是一种所有人应该努力去做到的品德。
有些时候,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更是生而为人应具备的品质。人生苦短,不要让善良变成刺向自己的剑。一旦太过善良,基本没好报。

潇湘陈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浙江的李女士,婚前自己购置了一套学区房。结婚后房子就一直空着,恰逢小叔子女儿小升初,学校刚好就在房子附近。小叔子就过来请李女士帮忙,希望他帮孩子解决学区房的问题。,由于好心,李女士便同意了小叔子的请求,把房子过户到小叔子名下。孩子顺利入学,因为都是亲戚,碍于面子,李女士便没有立下字句。随着时间过去,小叔子一家人并没有把房子还回来的意思。直到后来,李女士家里突遭变故急需用钱,决定把这套房子卖掉偿还贷款。没想到小叔子一家人翻脸不认人,仗着户主写的是自己的名字,想要霸占这套房子。他们借着李女士又没有任何凭据,大言不惭地说这套房子是自己的,与李女士无关,李女士这才幡然醒悟,小叔子一家人原来是这副嘴脸。

人性中有一种弱点,就是你越善良,别人越是贪婪索取。但现实是有些人值得帮助,有些人根本不配你的善意。你越是善良好心,有人便觉得你软弱可欺。
善良是有福报的。善良无度,福报便会渐渐消失。你过于善良,别人就会得寸进尺。你有多大方,别人就会索取无度。你越是忍让大度,他们越是理所应当,嫌你做得不够。
善良没有错,善良太过也没有错,错的是不分对象。没有底线,没有防人之心。善良应该是围栏,对恶是一种警告,对内是一种保护。你的善良很珍贵,不该被随意浪费,要留给值得的人。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善良饲养贪婪的人,否则到头来伤害的就是自己。

2、劝你别多管闲事
网上看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我对我的朋友很好,朋友非但不领情,而且嫌弃我多管闲事怎么办?
有一个回答特别贴切,少当活菩萨,管别人的事,操多余的心。你在前面累死累活,别人嫌你皇帝不及太监急。
前段时间,一位网友说在网上吐槽自己的闺蜜火了。她的闺蜜跟自己的男朋友恋爱,每一次闹别扭都跑她家里来哭,她也不能看着不管嘛?就跟着一起骂渣男,事实上闺蜜的男友是真的渣。不仅让女友人流两次,还对女友各种冷暴力。她一听火气立马就上来了。自己的闺蜜是能让人这样欺负的吗?拉着闺蜜就要找渣男理论,呕心沥血就劝闺蜜分手。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闺蜜回过头来就跟渣男和好了,有一次在外面吃饭遇到了闺蜜男友。指着她就问:“这不就是那个劝你跟我分手的闺蜜吗?”闺蜜回答:“可不是嘛”闺蜜男友回答:“骂我的时候挺凶的,怪不得现在还单身,肯定是没有人要的。”两人大摇大摆地从她面前走过,连招呼也没打。想想自己为了他的事情还被气得不行,如今一想,关自己啥事?别人恋爱我生气,这下好了,回头人家关起门就和好。自己仿佛是个傻子一样。她心里默念本想救你出火坑,那你就在坑里待着吧。

替人操心这毛病真的要好好改改,即使面前是悬崖,有弯路,也是每个人路上必须要吃的苦。多的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他人想要阻拦,却是爱莫能助。作为朋友,尽好自己倾听安慰的责任就够了。再多的就多余了。
可爱的诅咒里有一句话: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别人的命运无论怎样选择,都是别人的自由。作为旁人无权干涉,避免自我感动,拒绝自我带入。
别人的事,不关你事。本来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棘手,哪有空去纠正别人的人生。与其忧虑别人的人生,不如操心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中,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最要紧。千万不要挤进别人的人生当配角,你挤不进去,别人也不需要。

3、改变自己的是神,改变别人的是神经病
以前,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板,他的出名之处在于无论碰见谁,准能给你上一课。试图帮助你,改变你。但是周围的人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受益的事,一见到他都想绕道走。因为他的帮助经常是这样的:比如今天小李的工作报表出现了问题,就被他叫进了办公室。说他工作态度有问题。一连说了2个小时,明天小王晚到了几分钟,被他抓了个正着。然后就是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语重心长的劝解。后天小张的家里出了点事,找他请假。他也能对着人发表一篇长篇大论。最后小张都无奈的说我就是想请个假,我容易吗我?

在老板眼里,我这是为你好。
在别人眼里,你这是好为人师。
在老板眼里,你需要改变自己
在他人眼里,你还是改变自己
其实这位老板自己也非常苦恼,我明明是在帮助大家进步的,为什么大家非但不领情呢?反而觉得我很烦。
听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你的建议再有道理,如果只是满足自己的表达欲,别人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就等于多余的废话。
人到中年,我们都要克制住要当人生导师的欲望,也不要给别人没有要求的建议。作家易中天说:不要给别人忠告,聪明的人不需要,愚蠢的人听不进去。当发现你跟一些人渐行渐远,没有共同语言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而是因为思想上的距离。你再金玉良言,别人不需要就是一堆垃圾。不要试图干涉别人的人生,过多的自以为是是好意,对别人来说是控制也是压力。
人到中年,一定要控制住想要改变别人的欲望。如果行有不得,那就反求诸己。与其总想着改变别人,不如先学会改变自己。当你换个视角看问题,学会改变自己,会发现整个世界都焕然一新。

4 、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很久以前,有位年轻人到寺庙寻求解惑。他问道师傅:“佛祖要我做一个善良的人,当我善良的对待身边的人,他们似乎并不需要有的变本加厉,这样的善良是不是错了?”师傅回答:“凡事有度,过者为灾。不要干涉别人的因果,否则就会被牵涉进别人的因果。”
做人要善良,但不是无止境的善良。善良没有尺度,不仅对别人是一种压力,对自己也是一种惩罚。可以善良,但不要自我感动。过度付出,要懂得止步,学会拒绝。适度善良不是让你做一个冷漠自私的人,而是让我们做一个有尺度有界限有正确善恶观的人。
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坚守正义。小事小过面前,我们坚持本分。善心泛滥就会一鸣不闻,过度负责就会牵连自己。我们做任何事情,拥有任何品质,都要明白适度两个字的意义。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所以一定要懂得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懂得拒绝那些不值得善良对待的人,只有学会了拒绝我们才能保持长久的善良。

这个世界需要善良的人,但同时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乏坏人和自私的人。我们要保持善良的同时学会拒绝,做到善良而又强大。
往后余生,只给有需要的人善良。不浪费多余的好意。凡事自有因果,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也是人生中最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