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微量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属于生物地球化学型,碘的缺乏或过量一般与地域有关。我们从食物中能获得80%-90%的碘,饮水能获得10%-20%的碘,空气中能获得5%的碘。

碘的缺乏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根据缺碘时机体所处发育时期,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和成年期。
胎儿期缺碘会造成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出生后死亡率高,神经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影响到体格和脑的发育所造成的克汀病,即呆小症。
新生儿期缺碘会造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新生儿甲状腺肿。儿童期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青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单纯聋哑。
成年期碘缺乏会造成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碘过量会带来高碘性甲状腺肿、碘性甲亢。甲状腺肿肉眼所见就是大脖子,俗称“瘿”。

碘缺乏和过量都会造成大脖子。那究竟如何判断碘的摄入量呢?
· 正常成年人碘的推荐量是120μg/d,
· 孕妇碘的推荐量是230μg/d,
· 乳母碘的推荐量是240μg/d。
一克盐中碘含量是25μg,对于成人从碘盐中获得碘是达到标准的,但对于孕妇和乳母,除了碘盐还要摄入一些海产品。
海产品碘含量大于陆地食物,海带、紫菜、发菜、淡菜、海参、干贝、海鱼、海虾、蚶等含碘丰富;动物性食物碘含量大于植物性食物,蛋、奶含碘量较高,肉类次之。

高碘地区的人群,就不建议吃碘盐;低碘地区的人群可以通过碘盐来补充碘,平原地区人群适当摄入碘盐。
一旦出现甲状腺肿要及时就医,弄清楚是高碘还是碘缺乏造成的,切莫过度补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