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临沂地区,草柳编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当地多产杞柳,沂河、沭河两岸,以及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四处可见,民众就地取材,将茅草、玉米皮、杞柳等编制成墩子、草鞋、蓑衣,将木柳编织成箢子、簸箕,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除了自给自足外,多余的还可以拿到集市售卖补贴家用,有的以此谋生,也就有了“打柳编筐,养活一家”的说法。



临沂草柳编大体分为选料、上色、浸泡、编织、熏蒸、晾晒、刷漆等流程,编法主要有平编、纹编、扭编、立编、穿编、竖编、垒条编、栅栏编等数十种。在编织时,柳条不能太干,应适当的保持湿度,以免在弯曲时断裂、折断。传统临沂草柳编的产品种类十分丰富,涵盖了生产和生活常用的物件,如油篓、鸡蛋篓、鱼虾篓、粪筐、菜筐、衣箱、储物箱、菜篮、食篮、箢子、笸箩、水斗、笊篱、簸箕、盖垫等,造型朴素,实用性强。





现代临沂草柳编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场景和审美趣味的转变,临沂草柳编坚持纯天然、绿色环保的属性,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创造出适合现代家居、装饰、文房、园艺、宠物、家具、休闲用品等新种类,使这一传统手工艺融入了现代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并畅销于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