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帝汶的总面积为15007平方公里,人口约134万(2022年),其中74%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主要民族包括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族的混血人种),印尼人和华人。官方语言为德顿语和葡萄牙语,而宗教方面,约91.4%的人口信奉天主教 。

政治上,东帝汶历史上长期被葡萄牙殖民,1975年在康乃馨革命后宣布独立,成立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同年,印尼发动军事行动并吞并东帝汶,开始了长达24年的占领期。在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东帝汶人民的持续抵抗下,1999年东帝汶举行全民公投,绝大多数人选择独立。尽管公投后印尼支持的民兵组织进行了破坏,但在联合国的介入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印尼最终撤军。2002年5月20日正式成立民主共和国,萨纳纳·古斯芒成为首任总统,国家虽面临重建和发展的挑战,后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和冲突,但东帝汶政府积极寻求国际援助,并鼓励外贸发展,同时努力扩大出口,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咖啡、木材、橡胶和椰子等 。
东帝汶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咖啡是主要出口商品。然而,这个国家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大部分物资依赖外国援助。近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为政府提供了重要收入,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澳大利亚

东帝汶的民生状况较为严峻,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国内有多家医院和卫生中心,但仅能向部分人口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此外,东帝汶的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和清洁饮用水的缺乏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
在外交政策上,东帝汶奉行务实平衡的外交政策,广泛寻求国际援助,并重视与邻国及世界大国的关系,同时积极参与地区合作和国际组织 。2022年11月,东盟峰会原则上同意东帝汶加入东盟,成为第11个成员国 。2024年2月,东帝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