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地质奇观。黄山的地貌独特,被称为“花岗岩地貌”,是由于亿万年的地质演变和气候作用形成的。其中,黄山飞来石是黄山最具代表性的地质景观之一。

黄山飞来石,位于黄山南大门左侧,是一块高约12米的巨石。它矗立在山顶,像一个稳定的宝塔,底部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接触地面。飞来石的形状和位置让人感到惊奇,因为它看起来像是从天空中飞来的。

要了解黄山飞来石的形成过程,我们需要先了解花岗岩地貌的形成。花岗岩是一种非常坚硬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花岗岩被抬升到地面以上形成了山峰。在黄山地区,大约7亿年前,岩浆侵入花岗岩,冷却后形成了侵入岩。这些侵入岩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矿物,其中最普遍的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在经历了亿万年的风化和侵蚀后,花岗岩表面逐渐形成了许多裂缝和石头。这些石头被称为“石蛋”,因为它们看起来像是被剥离出的卵石。飞来石就是由许多这样的石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气候对黄山的地貌也有很大的影响。安徽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雨水充足,加速了岩石的侵蚀和溶解。这种气候还促进了植被的生长,植物的根系进一步侵蚀岩石,加速了岩石的分解。

黄山飞来石的形成过程是亿万年地质演化和气候作用的产物。它的存在不仅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地球历史和自然演变的机会。通过对黄山飞来石的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奥秘,更好地珍惜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归纳:黄山“飞来石”景观是花岗岩山体,花岗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形成了花岗岩后,经过地壳上升,出露地表,后经过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现在的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