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杨白冰的青少年时期,日本陆续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以及华北五省自治事件,蚕食中华大地,这让杨白冰从小就渴望拿起武器赶走侵略者。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二年,18岁的杨白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作为进步青年,开始在我党的带领下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浪潮当中。

作为知识分子,刚到延安时,杨白冰被安排进入陕北公学学习,不久后他又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继续学习,但是,满腔热血的杨白冰渴望走上前线,拿起武器对付日本侵略者。在杨白冰的主动要求下,1939年3月,他被分配到八路军129师,担任了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干事等职务,到前线宣传抗日,号召有志青年抗日救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杨白冰担任了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等职务,参与了挺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此后杨白冰所在的部队又陆续改编为中原野战军以及第二野战军,杨白冰也继续在部队中从事政治工作以及后勤工作,参加了淮海战役以及渡江战役等大型战役,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杨白冰跟随二野进军西南,1949年12月,四川解放,杨白冰也留在了西南军区,陆续担任了西南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成都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务。十年特殊时期,杨白冰受到过错误批判,被关押起来,直到1975年才恢复自由,被安排到成都军区的第二招待所工作。

1979年,杨白冰获得平反,此后他奉命前往北京军区,担任了北京军区的政治部副主任以及副政委等职务。1985年,杨白冰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政委,成为大军区正职将领,1987年,杨白冰又被调到解放军总政治部,担任了总政治部的主任。1988年,解放军恢复军衔时,时年68岁的杨白冰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年参加授衔的十七位上将之一。

授衔之后,杨白冰继续被重用,1989年,69岁的杨白冰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并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杨白冰一共担任了三年时间的军委秘书长,1992年,时年72岁的杨白冰不再担任军队的职务。1997年,77岁的杨白冰卸任政治局委员,选择退休。晚年的杨白冰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13年因病去世,享年93岁。

值得一提的是,杨白冰有一个哥哥,名叫杨尚昆,杨尚昆也是很早就开始参加革命,算是弟弟的引路人。建国后,杨尚昆陆续担任了军委副秘书长、军委秘书长等职务,并在1988年当选为国家主席,成为正国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