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问到底什么意思_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含义

偶然和一牵着小孙孙上幼儿园的老妇人同步。起初各赶各路,并未留意。只有一句没一句地听见小孙孙在问这问那,“这个……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诸如此类,老妇人慢悠悠地来了句:打破砂锅问到底,———。

如果说只听见了“打破砂锅问到底”本也就没什么稀奇,奇就奇在她还补了句“砂锅没下你的米。”听着很押韵,不由我朝左后方看了一眼,很平常的一老妇人。然这句话却让我咀嚼了一路,也乐了一路。

“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砂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煨烫火锅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砂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砂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人们用它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也就变成“问到底”了。

“这一问”不要紧,竟让我联想到很多名言原来都有鲜为人知的后半句,而知道这后半句和不知道这后半句在意会的境界上是有云泥之别的。

以前都按前半句理解,太坑人!建议在看到“名人名言”的时候,动手搜索一下看看当时该名人说这句话的原意和语境到底是什么(比如牛顿那句“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原本是嘲讽胡克的),切勿望文生义或者断章取义或者被误导,以此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培养质疑、求证的精神。

举几例。父母在,不远游。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释义:要是出游,必须要告知去处和理由。被后半句坑了的理由:不是不让你出去啊有木有…… 古人信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就ok,父母要的是你可以志在四方,但要长写信告知你的近况啊!

相濡以沫。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释义:泉水乾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被后半句坑了的理由:只看见了美好的开头,却很少有人看到故事的结局。都听过相濡以沫是形容夫妻两人同甘共苦,而“相忘于江湖”则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胸怀。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那么,就在还没有结局的时候,好好相互扶持吧!结局了,就各自觅食,不相恋,不互磨!

人是生而自由的。原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让·雅各布·卢梭《社会契约论》被后半句坑了的理由:多么痛的领悟……!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原文:“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爱迪生。被后半句坑了的理由:怪到我努力了再努力,收效甚微,原来是十窍只通了九窍——还有一窍不通啊!多么关键的这一窍啊,丢了它,岂不是丢了“灵感”,多让人抓狂啊!我说天才,我们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读者耳熟能详的牛顿名言,常常被用来表示谦虚,但实际上,这句话并不是什么谦辞,而有侮辱人之嫌。

牛顿,一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每个中国孩子都知道他与苹果树的故事,写作文也时常引用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此表示要谦虚谨慎。不过,牛顿说这句话是有特定的背景和语境的,这源于他与“英国的达·芬奇”胡克(罗伯特·胡克,以胡克定律闻名)的学术争端。

相比于“全才”牛顿,“英国的达·芬奇”胡克就不那么知名了,不出名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得罪了牛顿,致使其在学术上被人遗忘两百余年,直到20世纪才被承认学术地位。其实,胡克本是牛顿的前辈,早在牛顿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十年前,胡克就是皇家学会实验主管,然而,两人在皇家学会的初次交集便不欢散。

1672年初,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获此消息牛顿十分兴奋,于是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提到他发现“一种光学理论”,证明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并且光是由粒子构成的。牛顿这一发现受到皇家学会多数人欢迎,但却引得胡克不快。

胡克认为光是一种波,胡克在阅读报告中写道:“自我所从事的实验和观测,甚至从他的实验中,我完全可以证明光是一种脉冲。”随后,二人的争论日趋激烈,最终牛顿恼羞成怒,写信给皇家学会秘书,要求退出皇家学会,尽管经过挽留,牛顿留在了皇家学会,但二人也就此结下了“梁子”。

1675年,牛顿又发表了一篇光学论文,这招到胡克更猛烈的抨击,胡克认为牛顿文章中的大部分内容来自其《显微术》(又译《显微图谱》)一书,有人写信将胡克这一说法透露给牛顿,牛顿在回信中说:“我要求胡克先生向我指出,到底哪些地方是如他所暗示的,取自他的巨著《显微术》。”

后来,胡克绕过皇家学会,同牛顿直接通信,二人进行了一番看似彬彬有礼实则互相讥讽的通信。1676年1月,胡克在给牛顿的信中写道:“我确认你在这方面所下的功夫比我深得多,也确信无法找到比你更适合、更能干的人来研究这些题材……如果我从事的职务允许的话,这都是我自己想完成的事,尽管我很清楚这只需要具有比你稍微低一些的才能就可以。”

1676年2月5日,牛顿回信胡克,信中写道:“笛卡尔(的光学研究)踏出了很好的一步,而你则推进了许多方面的发展……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这番话看似谦恭,是在恭维胡克,实则不然,胡克本人身材不高,而且有驼背的毛病,牛顿这句话自然有侮辱之嫌。

可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还是要有的。这一问,一挖,就挖出水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0-04 17:45:30
下一篇 2022-10-04 17:49: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