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葱掉色,原因在于“杀菌剂”:
在这里,先有几个“化学名词”需要大家明确;新闻中提到的“蓝矾”其实就是“五水合硫酸铜(化学名称)”,一个分子的“无水硫酸铜(白色)”与五个“水分子”结合后就会形成“蓝色物质”。当“硫酸铜+生石灰+水”后,就会形成一种“天蓝色的胶状悬浮液”,此液体名为“波尔多液”。 对于香葱而言,波尔多液其实是一种“合规的杀菌剂”。波尔多液喷到植物表面后会形成一层薄膜,此薄膜比较稳定,遇到雨水的冲刷也不易被冲掉;植物一旦受到病菌细胞的侵袭,此时薄膜中释放出的铜离子就能起到“杀菌作用”,对于植物可以起到防病(治病)和保鲜作用。波尔多液是一种“优秀的杀菌剂”,它的杀菌作用主要通过铜离子来实现,对各种病菌都可以起到“杀灭作用”;另外它具有“对人和畜低毒”、“成本低”、“药效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促使作物生长健壮、叶色浓绿”等优势,因此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防治果树、蔬菜、棉、麻等多种病害),使用历史有100多年。

理性看待“铜”,虽为重金属,但不可怕:
铜元素,其实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机体一旦缺乏铜,那就容易导致出现某些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常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铜,我们从日常饮食中完全可以获得足够的铜,几乎不存在“铜缺乏”的问题。反之,摄入太多同样不行,任何矿物质元素都有“适宜摄入量”,过量摄入同样会威胁身体健康。 铜的缺乏可引起缺铜性贫血、心血管受损、中枢神经受损、影响结缔组织功能和骨骼健康等,铜对我们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铜过量摄入对于身体会产生威胁,人体单日摄入铜超过64毫克,就容易诱发铜中毒,导致出现反胃、恶心、腹泻、血尿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铜摄入量要超过正常摄取量1000倍才有致命风险,吃几根香葱不太可能引起中毒。 从金属角度来讲,铜本身也是一种“重金属”,但它并不是和砷、铅等元素一样的“有毒重金属”。
有“残留”,但不足以“伤害身体”:
波尔多液的杀菌因子是“铜离子”,其潜在毒性其实也是铜离子。 之前“中国农业大学某课题组”就对硫酸铜和波尔多液进行过“亚慢毒性研究”,通过在大鼠的饲料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硫酸铜和波尔多液,最终确定大鼠对硫酸铜的“无副作用最大剂量”超过了125毫克/公斤体重,对波尔多液的“无副作用最大剂量”超过了50毫克/公斤体重。 将此数值“以100倍的安全系数”换算至人体,硫酸铜和波尔多液的安全剂量分别为1.25毫克/公斤体重与0.50毫克/公斤体重以上;拿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进行举例,此剂量相当于这个人长期每日摄入75毫克硫酸铜或者30毫克的波尔多液,而这些量还都是“安全剂量”。 再拿苹果举例,检测“喷洒过波尔多液的苹果(皮)”,硫酸铜的平均含量为3.29毫克/公斤;就算您吃苹果吃到爆,也根本达不到上述的安全剂量,需客观看待。
对于“掉色香葱”,态度很关键:
其一,虽然新闻报道中并没有提到“掉色香葱中波尔多液的残留量”,但根据苹果皮中的残留量进行推算,香葱当中含有的波尔多液也就是在“几毫克每公斤”左右,此剂量不足以对身体构成威胁。 其二,从现实角度出发,香葱多以“配菜”的形式出现在餐桌上,我们对它的单次摄入量非常有限,葱的量有限了,铜元素和波尔多液的量自然也就更有限了,所以不必太过担心。 也就是说,“掉色的香葱”并不可怕,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需要你做的是,买回去掉色香葱要进行适当的浸泡和完全地搓洗,特别是葱叶之间的缝隙,将蓝色洗掉,不必经常挂念所谓的“有害理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