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袋怎么用_冰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你一定听说过「冰敷」。

是的,无论是外伤被打,还是运动崴脚,甚至是专业训练后,我们都能看到人们用冰块或冰水放在身体表面,以求缓解疼痛,减轻症状,加速恢复。

「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东西敷在肿痛部位么?多简单,这还用说?」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冰敷作为“冷疗”的一种,有着非常多的细节讲究和注意事项的,甚至于还有风险。不正确的冰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甚至可能会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相信今天的这篇文章,一定会让你对「冰敷」刮目相看。

1.「冰敷」(冷疗)有什么用?

冰敷,主要是通过低温作用于皮肤和深层组织,以达到减少出血、减轻炎症,缓解肿胀和疼痛的目作用[1],因此最常用于外伤等引起的炎症急性期。此外,以上这些作用还可能会减少继发损伤、缺血和对其他结构的损伤。

冰袋怎么用_冰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如何正确冰敷?

尽管“冷疗”有很多种方法,这里咱们就以最常用的“冰袋冰敷”为例子,说说正确的冰敷,该如何做以及为什么。

(1)正确的自制冰袋

医院和医疗用具商店中一般有专门的医用冰袋出售,但绝大多数老百姓家里是没这些的,所以紧急情况下,咱们得自己制作。

需要注意的是:自制冰袋使用的是「冰水混合物」,而不是纯冰块。找一个没破损的熟塑料袋,按照冰和水比例大概在1:2~1:3左右,将冰水混合物装入塑料袋中。注意:这里塑料袋不要装得过满,一般装1/2~2/3左右,而后将塑料袋口扎紧,即制成冰敷冰袋。

(2)正确的冰敷时机和位置

伤后立即开始冰敷,越早越好。冰敷位置就是红肿热痛部位的皮肤表面。如果范围较大,冰敷过程中可以缓慢移动冰袋,以确保全方位冰敷。此外,不要将冰袋甚至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冰敷,应在中间间隔毛巾类保护物体。

(3)正确的冰敷持续时间和频率

不是冰敷时间越长越好。比如,冬天刚出门受冷时脸冻的发白,这是面部血管收缩的原因。但是冻得时间长了,脸反而冻的红肿,这是我们身体怕面部皮肤缺血坏死而代偿性的让血管重新扩张了。

是的,短时间冰敷,可以让血管收缩减少炎症渗出。但是冰敷时间时间过长,反而会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加重炎症反应,变的更肿了。

然而,时间太短又无法影响到深部肌肉组织,加之每个人的脂肪厚度也不一样。所以一般情况下会建议[3]:

每次冰敷20-30分钟左右。可以选择持续冰敷20-30分钟,也可以选择以10分钟为间隔分次冰敷,每次10分钟。每天冰敷3-4次即可起效,不过也可每小时进行一次冷疗。冰敷使用得越频繁,有效减轻炎性过程的可能性就越大。

(4)冰敷?还是热敷?

急性损伤(没有伤口),比如运动训练、磕碰拉伤,崴脚扭腰,在急性受伤的48~72小时内冰敷,切勿热敷,否则会让出血和肿胀加重。

慢性损伤,尤其是劳累性退变性损伤,比如腰肌劳损,肩周炎等,酌情选择热敷。

冰袋怎么用_冰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冰敷的不良反应和风险?哪些人不适合?

(1)不良反应

1)冰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冻疮和神经损伤[4]。所以,如前文所说,每次冰敷的时间应限制在20-30分钟,并经常行皮肤检查和感觉评估。

2)还有一些研究[5-8]报道:冰敷可能会影响肌肉的功能和本体感觉,从而重返运动产生影响。但也有其他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所以目前业内对此尚有争议[9-11]。

(2)哪些人不适合冰敷

因为冰敷会收缩血管并对神经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于下列情况应避免冰敷[1]:

1)有各类外周血管病,比如最常见的糖尿病。

2)对低温高敏感,以及严重的低温诱发性荨麻疹

3)有雷诺综合征(血管痉挛)

4)有感觉障碍或异常

5)冷球蛋白血症

6)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参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7)皮瓣手术后,以及手术后切口尚未愈合时,局部禁止冰敷

4.综上

冰敷,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拿个冰块放在皮肤上就完事儿了。用什么冰敷,冰敷多久,哪些人不能冰敷,都是有很多讲究的。

如果不知道这些,想当然的冰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有任何疑问,冰敷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切勿自行决定。

冰袋怎么用_冰袋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05-16 18:20:14
下一篇 2023-05-16 18:27: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