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让我们幸福,让我们的生命充满力量。
但有些人好像缺乏爱的能力,既不知什么是爱,也不知为什么要爱,更不知如何去爱。
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
我们怎么样才能唤醒心中的爱呢?
01 内心冷漠,爱不出来
一位从事家装行业的企业经营者,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在家装行业摸爬滚打了25年。
巅峰时期,企业年营收5个多亿,线下有42个门店,企业员工也有一千余人。
和妻子青梅竹马,儿女双全,怎么看,他都是个人生赢家。
但这看似美满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苦恼,用他的话说,“内心常有一份冷漠,总感觉爱不出来,跟家人关系紧张,事业上也撞了南墙。”

在家里,夫妻疏离,他嫌弃妻子总是对他唠叨;儿子叛逆,玩游戏影响了学业。
在公司,为了图轻松、赚快钱,他跟风学习互联网的玩法盲目扩张门店。最后因人才储备不足和行业政策调整,出现了巨额亏损,导致企业一度经营不下去。
上过很多课,听过很多理论,但总是解不开捆缚自己的茧,找不到心上的出路。
02 错知错见,烦恼根源
究竟哪里出问题了?自己为什么会自私冷漠、不会爱别人呢?
卡耐基说:“人的心灵之门是从内部反锁的。”
唯有通过反躬自省,回到内心深处,找到那些错知错见的根源,才能将其打开。
在润泽园的领导力课堂上,这位企业经营者回想起儿时印象深刻的画面:
小时候,每当他和别人起冲突,父亲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他,而母亲就在旁边“冷眼相看”,也不上前劝阻。
他心里很难过,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问缘由就打他,也不理解母亲为什么不拦着,感觉自己就是个没人疼爱的孩子,只有自己才会爱自己。
经常这样想,他的心就逐渐变得坚硬,不知不觉中关上了和别人链接的门,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爱,也看不到别人内心的苦与痛,为人做事就缺少一份温度,缺少一些方式方法。
比如妻子喜欢学习,他却总却站在自己的角度,片面地认为妻子学的都是些三脚猫功夫,经常忽视妻子的感受,给她浇冷水。
公司员工经常把小便池弄脏了,他就站在厕所门口监视员工,甚至还曾想过装上监控,一定要揪出“肇事”的人,给他罚款。
心上缺乏爱,很多年来,在企业经营上也找不到更大的动力,小富即安,时常想着过得轻松点、快乐点,少操点心,早点退休享受生活。
因为这份贪舒服、贪图玩乐,在儿子小的时候,他经常玩游戏,把儿子带得也对游戏上瘾。

稻盛和夫有句名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
但这位董事长一心想过轻松、快乐的生活,完全忘了经营企业要脚踏实地,学起了互联网的玩法,想通过烧钱快速扩张,结果深深地栽倒在自己挖的坑里。
不论是家庭关系,还是事业发展,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源于“没人爱我”这样的错知错见。
这份错知错见,让他心里只装着自己,不懂爱,爱不出来,心上也缺失成功的热情和动力。
03 扶正知见,找回爱的能力
通过练习法的层层引导,这位企业经营者理解了儿时父母亲的做法。
那个年代的父母,大多都不太懂得如何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子女,会简单粗暴一些。
但“严厉,是更大的爱”,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是因为不想让孩子将来犯更大的错。
所以,不是父母不爱自己,而是自己误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想到妻子,也是一样亏欠很多。
妻子爱学习,也是为了家庭,为了公司能有更好的发展。青梅竹马,一路相携,受了那么多累,肯定会有些委屈想找他倾诉。自己不但不理解,还总是对她一副嫌弃的态度。
一直以来,自己明明生活在爱的包围中却不自知,常常以冷漠回报别人的付出。
想到这些,那颗坚硬冰冷的心开始变得柔软起来。

阳明先生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我们对他人的爱,本就是吾性自足的,只不过是被错知错见障碍住了。
搬开心上的石头,“大我”就会闪现光亮。
以前,在家里啥也不做,惹妻子生气了,他就会随便买点东西哄哄妻子,但妻子根本不领情。因为这份随意买的礼物是不走心的,缺少真诚。
现在他会每天主动分担点家务,经常为妻子擦擦皮鞋。就擦皮鞋这一件小事,能让妻子高兴很久,“我以前买辆车给她,她可能也就高兴三天。现在,我花三分钟给她擦擦皮鞋,她都能高兴一整天,逢人就说老公对我太好了。”
真心付出的时候,哪怕一点点小事,家里人都会很开心。
企业管理上,他也一改往日的苛责,开会时会主动和员工打招呼、握手。
卫生间脏了,他不再想着揪出谁来,而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主动去清理打扫。一段时间后,不用他说,大家都很爱护卫生环境。
不仅仅解决了问题,自己和员工之间心与心的链接也更加深厚了。
整个团队齐心协力,更用心地服务好客户,最终超额完成了上半年所指定的目标。
小我与小我相互挤压,大我与大我相互激扬。
当我们用爱去温暖、引导别人时,自然也能收获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