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领好团队,是让不少企业经营者头痛的问题,回想自己以往带团队的种种经历,莫不感慨万千,万般滋味在心头。
一位企业经营者工作上兢兢业业,对自己要求很高,总嫌下属不给力,心里有很多怨言,甚至想换掉现有的团队。
他也尝试过学习、开会等方式与高管们沟通交流,但都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问题出在哪儿呢?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这样两句话,“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好别人,而是管理好自己”、“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他人的善意”。
很多企业经营者在管理团队时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着眼点放在员工身上,殊不知,企业经营者自己才是关键。
那么,企业经营者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带领好团队呢?

01 从善待团队开始
当我们心内有一份抱怨的时候,即便有时候是为了团队好,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可能也会缺少一份温度。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退一步海阔天空,先放下怨,只管用自己的宽厚去善待员工。
比方说,我们试着日行一善,每天为团队做一件善事。

一个月下来,就能通过30件善事潜移默化地影响团队。
重要的还不是这些善事,而是每做一件善事,我们心中至少会生起一百个善念。
这一百个善念,在利益到团队以前,首先会滋养我们自己的良知。
原来我们心中那些怨,那些不好的想法,都会在善念的滋润之下逐渐去除。
坚持下来,我们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亲和力,越来越富有力量,员工也会因为这份善意,感受到公司的温暖,感受到深情厚谊。
无形之中,我们就变得更有道理、更有智慧地引领团队。
02 善待客户,激扬团队
想要让团队更有斗志,除了内部善待员工,还要学会借助客户的力量,让团队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感,甚至崇高感。
当我们带领伙伴善待客户、爱客户的时候,客户的肯定和激励这些正向反馈又会回过来点燃团队,让团队中从高管、中层到员工都切实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
因为这份工作,团队不仅能拿到工资、奖金等有形的收益,还能得到来自于他人对自己人格的认可。
这种无形的激励,人格上的认可,要比有形的收益更能温暖人心,更是大家发自内心的渴望。

前面我们提到,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去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内心的善意。
当我们放下抱怨,放下对他人的指责,反躬自省,从自身开始付出爱、付出行动的时候,我们也唤醒了团队心中的爱,激发了团队的大我,然后上下同欲去赢得客户的爱和尊重。
这时候,企业经营者、员工、客户三者之间的善念与善念相互滋养,大我与大我相互激扬,整个企业的橐龠场就会充满正能量,就会变得强大而有力量,我们的事业乃至人生都会宽广而舒展。
我们常说,和他人的关系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自身的不足。管理团队,首先要管理好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让自己拥有更高的格局境界,把利他放在第一位。
就像稻盛和夫先生说的那样,在人的行为中,最值得敬佩和最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