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正月初七这一天,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开始复工复产了,很多人不知道,在古代正月初七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下面这些习俗就是因它而生。

正月初七是什么节日

传说正月初七是女娲娘娘造人的日子,所以称为“人胜节”,也称“人日”,女娲造物的顺序是:鸡,狗,猪,羊,牛,马,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不知道老祖先为什么要这么编造故事,不过,作为传说,我们了解一下即可。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看上面的图就可以看出,估计是前面六天女娲娘娘造物累了,第七天开始随意甩啦,用柳条随意就把人给造出来了,所以有很多人还有一些缺陷。不过古人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会戴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这些民间习俗也因为区域文化不同而有差异。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正月初七的习俗

1、吃七宝羹

这一天,人们把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放在一块同煮,称为“七宝羹”,又称“七样菜”,感觉跟腊月初八搞得八宝粥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放什么蔬菜,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比如生菜寓意“生财”,蒜寓意“精打细算”等。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2、摊煎饼

以前在农村,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就是韭菜盒子,当然在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此类食物制作的方法也因区域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寓意都是一样的,希望来年顺顺利利,一帆风顺。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3、戴人胜

人日节或人胜节肯定少不了“人胜”,中国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形状的装饰物,或贴于屏风等处,或戴于发簪之上,有时候还相互馈赠。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4、赠花胜

正月初七人日节,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荆楚岁时记》中:“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说的就是这个习俗,后来有的也戴小花之类的饰品。

5、捞鱼生

在这一天,南方有“捞鱼生”的习俗,就是把鱼肉、配菜和酱料倒进大盘子里,人们用筷子捞动,并且不断喊叫:“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6、吃面条

北方地区在正月初七这一天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儿,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7、送火神

在山东等北方地区,这一天有“送火神”的习俗,用农作物秸秆扎成火把,在家门口附近点燃,寓意过去这一年的困难、疾病和坎坷等等,一切不顺利的事情,都随着大火而去,来年会红红火火,平安无灾。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不过,针对绑火把送火神这一习俗,还是要注意安全,春节期间天干物燥,一定要远离易燃物,平安过节。

8、土地庙送灯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这个习俗我在小时候,很多没有儿子的家庭经常会有这种行为,因为在传统人的思维里,九女不如一瘸儿,所以很多没有儿子的家庭会在这一天到土地庙送灯,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可以求到儿子。

此外就是正月初六以后,也算是开年了,新的一年很多人开始选择出游、登高,古代文人也有在人日节登高赋诗的习俗。

大年初七的风俗是什么?大年初七有啥讲究?

比如唐朝高适的诗作。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10-10 08:49:10
下一篇 2024-10-10 09:07: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