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勇武之人,五、六回的出场章节,演义中是夏侯惇引荐给曹操的,跟随过张邈。他的忠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演义里典韦死于胡车儿手里,因为典韦的双戟被偷,所以空手和张绣军生死搏斗,寡不敌众,被乱刀砍死。
这是演义中的典韦,那么历史上也是这样吗?
真实历史上典韦也是因杀人,而四处奔波,隶属于张邈,陈留己吾人,不同的是历史上是主动投奔的曹操,那是在兴平年间,张邈和曹操闹掰了!转投曹操,隶属于夏侯惇麾下,四处征战杀敌立功,积功拜司马。
后来随曹操讨吕布,史载:典韦被募为陷阵。这里的陷阵可不是陷阵营,而是作为攻破敌阵,冲锋陷阵的意思!濮阳之战,曹操偷袭吕布后,返回时被吕布追上,展开大战,典韦表现的很不错,告诉手下敌军到了五步之内再告诉他,手持十余支小戟,飞掷敌军,例无虚发,吕布作战多时无果后离去,曹操被典韦解围。

此后典韦被任命都尉,护卫自己,当了亲兵队长,非常尽职尽责,白天侍立曹操身边,保护曹操的安全,晚上就在曹操营帐附近睡觉休息,以确保有事能很快到达曹操身边。哪个老板不喜欢这样的人啊!
历史上典韦是在建安二年,197年跟随曹操南征张绣,大军到达宛城,吓得张绣直接投降了,置办酒宴时,典韦手持大斧一直侍立曹操身边,曹操和别人行酒时,到一人身边,典韦就拿着大斧迫视对方,张绣及其手下,都不敢正视典韦。

十几天出事了,曹操的侄子,就是个纨绔子弟,看到张绣的婶娘漂亮,引荐给了曹操,这件事被张绣知道后,感到非常耻辱,我都带领大军投降了,你还如此羞辱我,张绣那能忍得了吗?同时曹操听说张绣有异常行为,想要把张绣杀了,可是事情泄露,而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反叛,奇袭曹操的大营,曹操根本没想到张绣会这么快反叛,大营里的人根本来不及反应,被杀的七零八落,典韦和曹操的长子曹昂殿后,曹操才带领十几轻骑逃走。没想到曹操被张绣打了一次反击战。
曹操逃跑后,典韦守住大门,张绣根本进不来,分兵从其它大门攻击,当时典韦手下只剩十几个人,殊死搏斗,展开了近身战,典韦在绝境下,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一戟下去,就能折断张绣军十余支长矛,夹住两人就往前冲击,敌军根本不能近身,随着张绣军越来越多,典韦的伤势逐渐增加,最后竟然筋疲力尽,怒目大骂而死,死后还被割下首级,互相传看。一代“古之恶来”消亡在了历史长河,不胜唏嘘!

曹操逃出后,回到了舞阴,听说典韦死了,痛苦不已,让间谍偷回了尸体,葬在了襄邑。
典韦基本上算是曹操手下大将,死的最早的了,历史上的典韦基本上和演义差不多,典韦的武艺很高,至于跟别人相比如何,史学家潘眉曾这样评价:“雄伟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非常中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