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5300年前的哈拉帕文明时期,性就被当成与神有关的事。他们认为通过性高潮可以通神,所以在宗教仪式中会有性活动。这在母系社会来说很正常,因为生育就是神圣的大事。
后来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吠陀思想兴起,性被视为能量。婆罗门教中有把性能量用于修炼的“性力派”。他们赞同通过性行为来体验终极“我与梵合一”的感觉。这个思想持续了2000多年。
1600年后,性力派的思想进入佛教无上瑜伽续中,形成了著名的“双修法”。它的本意是利用性之间的吸引力,来进行深层心理修炼,达到觉悟。修行者通过想象两人同体,来体验生命循环的奥秘。
这并不等于邪淫。该法门注重的是心理层面的辨识与认知,而不是生理层面的享受。不过随着历史源流的流失,一些僭越之人将其曲解为纯粹的性行为,导致误解产生。
summed,双修法本不是“活春宫”,而是古印度人利用性本能试图探求人性深处的秘密。我们不妨以开放和同理心的视角,了解不同文化的修行法门,而不是过于容易下结论。历史无从断定,我们该以慎重和宽容来对待这些传统。
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双修法的精神是否也有其价值呢?我想它的些许思想还是可取的。
就像身体需要运动一样,心灵同样需要修养。双修法强调通过想象认知生命本质,实际上也可以不限于性行为本身,而是任何让人感同身受的方式。譬如通过音乐、艺术欣赏,我们也能体会生命的圆满与和谐。
而它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体验“我与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时代,个人主义日盛,人与人之间常难建立深层程度的联系。但如果能像双修法那样,通过同理心把自己代入他人立场,把“我”与“你”融为一体,相信将能弥合社会上的隔阂和对立。
所以以开放和尊重的态度,我们可以从古印度的思想中汲取其中价值,而非一味否定。比方说多培养同理心,多体会他人心境,努力消弭“我”和“你”的界限。这不但有助心灵成长,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历史上的思想不应该被定型,我们该以慎重和包容的态度来重新审视和学习。也许古人的一些想法,能给我们现今提供借鉴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