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上山下乡是否有年龄规定?知青上山下乡是什么年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定不会陌生。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由此掀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规模运动的序幕。当年在校的初、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由此又多了一个“下放”这样具有时代印记的词汇。文革中总数大约1600万知识青年,相当于当时我国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下放到了乡村。

知青上山下乡是否有年龄规定?知青上山下乡是什么年代?

其实,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文革期间长期的运动,导致各地学校滞留的学生越来越多,可以分配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无法容纳这么庞大的滞留群体。再加上红卫兵等运动出现了失控的情况,许多学生变得十分激进,甚至出现了在学校闹革命、闹运动等情况,毛主席也有结束红卫兵运动等想法。对于中央来说,如何安置这庞大的群体,解决他们的出路,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毛主席分析了各地局势之后,决定推动上山下乡,让更多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插队。

这场运动确实改变了许多人,经历过农村的劳动磨练,不少知识青年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更多的人开始否定原本不切实际的思想,变得更加务实。这些下乡青年后来都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艰苦条件的磨练,还令许多人的意志力得到了提升。其中一些特别优秀分子甚至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现任中央领导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都是当年的知识青年成长起来的。在他们看来,“上山下乡”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不可复制的锻炼和成长方式。通过“脱胎换骨”的历练,他们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国家,整整一代人的心智得以加速成熟。

知青上山下乡是否有年龄规定?知青上山下乡是什么年代?

但这场运动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毛主席的初衷是希望劳动与知识不会出现分化的情况,知识分子不应该是依附于劳动人民的群体,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不存在什么分化的群体。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说起“上山下乡”,其实早在1955年就开始了。当时为了借鉴苏联动员大批城市青年移民进行大规模垦荒运动的经验并结合缩小国内“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简称“三大差别”)等等中国实际,毛主席发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口号,开启了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组农场、开荒地的运动。

知青上山下乡是否有年龄规定?知青上山下乡是什么年代?

在毛主席的潜意识里,青年人仅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经过社会实践锻炼才能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毛主席最崇尚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他自己也乐此不疲。毛主席对自己儿子毛岸英也是这样要求的。早在1945年底,毛岸英从苏联回到祖国后,毛主席就对儿子毛岸英说:“你吃了十年的洋面包,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也上了高等军事学院,还有一课要补上,你应当去中国的劳动大学,先到农村去看看农民是怎样种地,了解了解中国农村。”经过商议之后,毛主席决定将儿子毛岸英送到延安县柳林区二乡吴家枣园吴满有的家里劳动,让吴满有做了毛岸英的农民老师。

知青上山下乡是否有年龄规定?知青上山下乡是什么年代?

开始于1968年12月的上山下乡运动,在1970年人口数量逐步下降;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提出要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年后,大批知识青年陆陆续续返回城市,历时20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步结束。这是一段无论如何都不该被忘却的岁月,也成为那代人难以抹去的青春记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02-29 09:41:42
下一篇 2024-02-29 09:44: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